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粉碎“四人帮”问题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 2009-06-28    作者:江燕    来源: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7-06-28
  字体:(     ) 关闭窗口

  二、在决策与实施阶段: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的作用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指出:“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同志起了重要作用。”决议的这个判断,是站得住脚的。学术界分歧在于,在粉碎“四人帮”中,华国锋和叶剑英究竟是谁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李先念是否参与了粉碎“四人帮”的重大决策,汪东兴究竟起到怎样的历史作用?

  1. 叶剑英在粉碎“四人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范硕等研究者认为在粉碎“四人帮”的斗争中,叶剑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范硕研究了19861029日胡耀邦代表中共中央在叶剑英的追悼大会上所做的悼词,悼词评价:“在这场斗争中,叶剑英同志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认为,在粉碎“四人帮”的过程中,是叶剑英保持同党内、军内老同志的密切联系和交往,统一思想和行动;是他积极支持和扶助华国锋,形成粉碎“四人帮”的领导核心和最高指挥部;是他经过充分酝酿,制定决策和措施,最后下定决心,亲临指挥,将“四人帮”一网打尽。所以,在粉碎“四人帮”的斗争中,叶剑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范硕:《叶剑英在1976》,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

  张江明、曾建昭具体分析了八点理由说明叶剑英的决定性作用。第一,保护大批领导干部,为日后粉碎“四人帮”保存了一批可靠的领导骨干。第二,叶剑英上西山把反对“四人帮”的力量团结起来。第三,叶剑英主动走出去,争取政治局的多数来粉碎“四人帮”。第四,叶剑英耐心做华国锋、汪东兴的工作。第五,叶剑英提出粉碎“四人帮”的三个方案,做出“智取”的决策,“一破一立除四害”。第六,叶剑英审时度势,决定提前解决“四人帮”,“以快打慢”。第七,叶剑英亲自到现场指挥,坐镇怀仁堂,把“四人帮”一网打尽。第八,政治局紧急会议宣布粉碎“四人帮”,叶剑英做了报告。文章还引用王恩茂的话指出:“我们取得粉碎‘四人帮’斗争的胜利是由各种因素决定的,但是叶帅起了主要的作用。事实上,叶帅是粉碎‘四人帮’的主要领导,是粉碎‘四人帮’的总指挥。”张江明、曾建昭:《叶剑英在粉碎“四人帮”斗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炎黄春秋》1997年第3期。

  2. 华国锋在粉碎“四人帮”中的历史作用

  尹韵公等认为华国锋在粉碎“四人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尹韵公:《抓捕“四人帮”高层决策纪实》,《纵横》2005年第4期。华国锋首倡粉碎“四人帮”后,亲自出面做工作,争取到了政治局的多数同志。华国锋给李先念布置完任务后,911日又亲自找汪东兴谈话明确汪的态度。916日,他召集李先念、吴德、陈锡联、纪登奎、陈永贵等人在国务院会议厅开会,形成反对“四人帮”的政治联盟。华国锋还曾多次与陈锡联上将、苏振华上将商谈解决“四人帮”的问题。华国锋敲定粉碎“四人帮”的解决方案和时间。926日晚,国务院小礼堂电影放完后,华国锋留下李先念和吴德,商量解决“四人帮”的实施方案,认为“采取隔离审查的办法才是上策”;在时间问题上,华国锋提出了“早比晚好,越早越好”的行动方针。三人初步议定国庆节后,准备10天,然后再动手。吴德:《关于粉碎“四人帮”的斗争》,《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5期。华国锋主抓了方案的落实及具体措施。根据吴德口述,930日晚,华国锋、李先念、吴德等人再次商谈了解决“四人帮”的时间和可能发生的问题。102日当晚,华要求汪赶快拿出一个具体执行措施。据吴德回忆:102日这天,华国锋来到吴德住处,要求北京市委积极配合中央解决“四人帮”的行动。华国锋还秘密召见了北京卫戍区司令吴忠。104日下午华国锋、吴德、汪东兴商定:由华国锋、叶剑英坐镇中南海怀仁堂指挥,以召开政治局常委会研究《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问题的名义,通知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到会,届时由汪东兴负责抓捕“四人帮”。吴德:《关于粉碎“四人帮”的斗争》,《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5期。104日这天,《光明日报》发表了梁效的文章《永远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办》。华国锋决定改变原定国庆节后准备10天再动手的时间,提前到6日晚8时对“四人帮”进行隔离审查。

  是否能说,即使没有华国锋,叶剑英也能粉碎“四人帮”?尹韵公认为,凭借叶剑英当时联络、团结和掌控的力量来说,要拿下“四人帮”可能不成问题。但是,没有华国锋的首倡,粉碎“四人帮”的行动不会来得这么快;没有华国锋的参与,既会增加解决的难度,还会使这个行动缺乏权力秩序的合法性。华国锋的地位和身份,保证了采取这种特殊手段的合法性,也方便了我们对后人、对历史做出负责任的交代。张根生在《华国锋谈粉碎“四人帮”》中,也充分肯定了华国锋的作用。

  3. 李先念在粉碎“四人帮”中的历史作用

  尽管《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充分肯定了李先念在粉碎“四人帮”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坊间还是流传一种说法:李先念在粉碎“四人帮”之前并不知晓这个行动。吴德的文章、张根生的文章和《李先念传》编写组成员的文章提供了翔实的史实,澄清了不实的说法。(1)华国锋任代总理后即到李先念家探望,说现在同“四人帮”斗争这样尖锐和复杂,是不是不离开北京,有什么事也好商量。李听了之后,决定不去外地了。“四五”运动后,李先念一面养病,一面密切关注时局的发展,保持并加强同华国锋、陈锡联等国务院领导人的联系,热心支持他们的工作。(2910日或11日,华国锋最早同李先念谈了解决“四人帮”问题,并请他同叶剑英沟通。李先念受华委托去西山同叶交谈,取得一致看法。(3916日,华国锋在国务院召集会议,李先念、吴德、陈锡联、纪登奎、陈永贵等参加。华讲了要解决“四人帮”的问题。(4926日或27日,华国锋约李先念、吴德谈话,对解决“四人帮”问题交换意见。根据吴德的回忆,他当时偏重主张用开会的办法来解决。李先念反问他知道赫鲁晓夫是怎么上台的?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主席团是少数,莫洛托夫、马林科夫是多数。赫鲁晓夫借助朱可夫的支持,用军用飞机把中央委员从各地接来开中央全会,在中央全会上赫鲁晓夫的人占了多数,莫洛托夫、马林科夫遭到失败,被打成反党集团。华国锋、李先念和吴德分析、估计了当时中共中央委员会成员的情况,认识到“十大”时“四人帮”利用他们手中的权力,把许多属于他们帮派的人和造反派的头头塞进了中央委员会,如果投票解决是要冒风险的,采取隔离审查的办法才是上策。吴德:《关于粉碎“四人帮”的斗争》,《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5期。在这个问题上,李先念是起了作用的。(5930日,华国锋、李先念、吴德商谈解决“四人帮”的时间和可能发生的问题。(6104日,“四人帮”策划《光明日报》发表梁效的文章《永远按毛主席既定方针办》,华国锋决定106号动手,随即向李先念通报征求意见。华国锋说:“动手的时间,我告诉了先念同志,他完全同意。”李先念也曾说过,104日,华国锋、吴德他们一起看电影时,讨论研究的一致意见是在6日动手解决“四人帮”。程振声:《李先念与粉碎“四人帮”》,《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1期。当然,李先念主要参与了解决“四人帮”问题的决策阶段的工作,具体行动的组织部署他没有参加。对此,吴德的文章和《李先念传》编写组成员的文章也做了说明。

  4. 汪东兴在粉碎“四人帮”中的历史作用

  在以往有关粉碎“四人帮”事件的著述中,对汪东兴在整个事件中的行动轻描淡写,提得不多。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已经开始重视对他的研究,认为汪东兴参与了事情的全过程,是整个事件的核心人物之一,起了重要作用。

  肖思科在《是谁发起、决策并参与逮捕“四人帮”》肖思科:《是谁发起、决策并参与逮捕“四人帮”》,《党史博览》2004年第2期。中指出:汪东兴是抓捕“四人帮”行动的关键。汪东兴是中办主任,毛泽东在世时,已将他吸纳到政治局。同时,他还负责毛泽东的警卫工作。许多材料表明,汪东兴与江青之间矛盾较深。毛泽东去世后,汪东兴便自然、本能地站在了华国锋和老同志一边。

  根据武健华的回忆,毛主席吊唁仪式的第二天,叶剑英到了福建厅跟汪东兴交换了对“四人帮”的看法,汪东兴表示从来没有怕过江青他们。后来,汪东兴始终保持着与华国锋的经常性联络和对“四人帮”的全程监控。102日晚9时,汪东兴去了华国锋住地。华国锋要求汪先提出一个执行办法来。根据武健华的回忆,在汪东兴去华国锋住地之前,叶帅和他已经讨论了一下午如何解决“四人帮”的问题。送走叶帅后,汪让秘书通知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张耀祠和时任中央警卫局副局长、8341部队政委的武健华等人到汪东兴办公室开会。汪让他们先琢磨出一个行动方案,他从华国锋那回来后,再详细讨论。关于这个方案,汪东兴开始考虑的是三项工作:一是以什么理由和形式抓捕;二是派哪些人负责抓捕和抓捕后放在何处;三是抓捕之后以什么形式、方式昭告天下。经过讨论,汪东兴等提出在中南海怀仁堂正厅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吸引“四人帮”参加。在这个行动方案中,还对行动时间、力量的组织、隔离地点、保密措施、备预案以及同北京卫戍区的分工和配合问题,都提出了具体明确的实施细则。此后,汪东兴具体负责了抓捕“四人帮”的各项具体环节,他组织了一支中央信得过的抓捕队伍,筹备了抓捕“四人帮”后召开的一个特殊的在京政治局会议,确定了党的领导核心,并为稳定全国做出了努力。武健华:《粉碎“四人帮”的策划过程》,《中华儿女》2001年第10期。

  吴德的文章说:“我认为汪东兴同志在粉碎‘四人帮’问题上所起的作用,不在李先念同志之下,他组织了中央办公厅和中央警卫团的五十多个人,这些同志做了贡献。”吴德:《关于粉碎“四人帮”的斗争》,《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5期。韩钢在《中共历史研究的若干难点热点问题》一文中进一步指出:汪东兴起的作用,远不止是组织人去逮捕“四人帮”这个具体行动。粉碎“四人帮”这样的重大政治行动,倘若没有汪的赞成和支持,几乎不能成功。从已经披露的史实看,从一开始酝酿直到正式采取行动,汪东兴参与了事情的全过程,而且是整个事件的核心人物之一。韩钢:《中共历史研究的若干难点热点问题》,《往事》2005年第16期。

  三、关于粉碎“四人帮”的经过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