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毛泽东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发布时间: 2009-06-28    作者:张全景    来源:国史网 2009-06-28
  字体:(     ) 关闭窗口

  第四,全面正确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继往开来,胜利前进

  建国后的27年有正确有失误,情况比较复杂,而在认识上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这是正常的。可以充分展开讨论,通过多次研讨统一思想认识。在研讨中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事求是为依据,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不同观点可以心平气和地讨论,尊重事实,不带偏见,不固执己见,逐步取得共识,或求同存异。

  (1)正确评价成绩与失误。对成绩应充分肯定,对失误进行科学分析。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坚持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人云亦云。对当时的客观环境、主观原因要深入研究,得出有益的借鉴。在肯定成绩时要看到失误,在分析错误时要看到成绩,而且要分清主次,要把全局与局部、主观与客观、普遍与特殊、个别与一般加以区别。不能以偏概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当时许多失误造成的损失是令人痛心的,但也是在探索中付出的学费,有些错误是难以避免的。还应特别注意不能把所有的错误归罪于毛主席,有的错误是中央集体决定的,有些错误口号是下边提出来的,又恰恰是受到毛主席批评并予以纠正的。现在,有些言论或文章动辄把所有错误推给毛主席,这是不公正的。

  (2)正确分析国际环境与国内实际状况。建国后的前27年,从国际环境看,不仅遭受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禁运,而且先后经历了抗美援朝、抗美援越、中印边界反击战,苏联从支持我们到关系破裂(撤专家、废计划、追债款),等等,对我们的建设是不利的。我们的基础比较落后,困难很多,这是影响发展的国内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想发展快一些、多一些,奋起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在主观愿望上是无可非议的,但在实际工作上过急过快,事与愿违,造成损失。因此,要把主客观原因进行全面分析,正确地接受经验教训。

  (3)要把几个重大问题研究清楚。我们研讨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主要分歧点大多在怎样看待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三大改造,特别是农业合作化运动;50年代中后期的“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别是怎样客观分析三年困难时期;在27年中政治运动不断,特别是十年“文革”,政治上造成了严重后果,对经济建设也有严重干扰,但整个经济是发展前进还是到了崩溃的边缘,等等。总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我们一定要对各种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得出符合实际的、客观公正的结论。

  国际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们的图谋永远不会改变,手法之一就是否定我们的成绩,夸大我们的失误,甚至说得一无是处,恶意攻击诋毁党的领袖,在党内和群众中造成混乱,这是他们惯用的伎俩。国内也有自由化思潮,有的专门诉共产党的苦,歪曲党的历史,恶意攻击,否定一切。这是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的。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粗浅看法,仅供同志们参考,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