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共八大的正确路线是怎样探索出来的?
发布时间: 2009-06-28    作者:张金才    来源:国史网 2009-06-28
  字体:(     ) 关闭窗口
   50年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八大”)的主要功绩和贡献就是制定了一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路线,关于八大路线的具体内容,八大的文献并没有明确的表述。本文依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于八大的概括和论断,把八大路线的主要内容界定为以下三个方面:(1)政治方面,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2)经济方面,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3)执政党建设方面,强调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大在当时的条件下,为什么能够制定出这样一条正确的路线?

  一、对苏联模式的深刻反思为八大制定正确的路线做了必要的思想准备

  在八大的筹备过程中,发生了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事件,暴露了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引发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一步思考。他们深刻反思苏联模式,以苏为鉴,独立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而为八大制定正确的路线做了必要的思想准备。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我们既没有经验,也缺少资金和干部,因此,除了在外交上强调向“一边倒”的政策外,在经济建设上实行向苏联学习,争取苏联帮助的方针。这在当时来说,是符合实际需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苏联的帮助,也的确对中国的经济建设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事实证明,苏联的经验也并不都是成功的,即使是成功的经验,也未必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苏共二十大揭开了盖子,打破了神化主义,促使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深刻反思苏联模式的弊端,开始独立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毛泽东等深刻地认识到,苏联模式的弊端,表现在经济管理体制上,主要是管的过多,统得过死。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苏联“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的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页。这种体制是由国家通过行政手段对企业发布命令,直接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央经济管理部门直接控制企业的人财物和产供销大权,严重束缚了地方与基层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鉴于苏联的教训,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措施和构想。针对我国当时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毛泽东明确指出:“过分的集中是不利的,不利于调动一切力量来达到建设强大国家的目的”,“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这对我们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比较有利。我们的国家这样大,人口这样多,情况这样复杂,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231页。刘少奇也在八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国家机关往往对于企业管得过多、过死,妨碍了企业应有的主动性和机动性,使工作受到不应有的损失。应当保证企业在国家的统一领导和统一计划下,在计划管理、财务管理、干部管理、职工调配、福利设施等方面,有适当的自治权利。”“我们的经济部门的领导机关必须认真把该管的事管好,而不要去管那些可以不管或者不该管的事。”为此,“必须适当地调整中央和地方的行政管理职权”,“把一部分行政管理职权分给地方”,“这样,既能够发挥中央机关的积极性,也能够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使中央和地方都有必要的机动,又便于实行相互的监督。”《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33页、249250页。

  苏联模式的弊端,表现在政治体制上,主要是最高决策权往往集中于个人,忽视民主与法制建设。对此,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也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引以为鉴,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改革措施。195645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指出,斯大林在他一生的后期,“违反党的民主集中制,违反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把他个人的权力放在和集体领导相对立的地位,结果也就使自己的某些行动和自己原来所宣传的某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观点处于相对立的地位”。鉴于苏联的教训,该文继续指出:“高度集中的权力,是必须和高度的民主相结合的。当着集中制被片面地强调了的时候,就会出现许多错误。”195645日《人民日报》。1956721日,周恩来在中共上海市委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强调:“苏联的历史经验可以借鉴。所以我们要时常警惕,要经常注意扩大民主,这一点更带有本质的意义。”《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7页。刘少奇在八大中也指出,“必须加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对中央一级政府机关的监督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地方各级政府机关的监督”,要“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49253页。

  苏联模式的又一个弊端就是对领袖人物的个人崇拜。《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指出,斯大林“错误地把自己的作用夸大到不适当的地位”,“接受和鼓励个人崇拜”,特别是在他一生的后期,“愈陷愈深地欣赏个人崇拜”,造成了许多工作上的错误和不良的后果。195645日《人民日报》。而邓小平在八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里,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强调党的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个人崇拜,反对突出个人,反对对个人歌功颂德。显而易见,这同借鉴苏联的教训有直接的关系。邓小平深刻指出:“工人阶级政党的领袖,不是在群众之上,而是在群众之中,不是在党之上,而是在党之中。正因为这样,工人阶级政党的领袖,必须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模范,必须是服从党的组织、遵守党的纪律的模范。对于领袖的爱护——本质上是表现对于党的利益、阶级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的爱护,而不是对于个人的神化。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一个重要的功绩,就是告诉我们,把个人神化会造成多么严重的恶果。”因此,“我们的任务是,继续坚决地执行中央反对把个人突出、反对对个人歌功颂德的方针,真正巩固领导者同群众的联系,使党的民主原则和群众路线,在一切方面都得到贯彻执行。”《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4235页。

  上述对苏联模式的深刻反思,以及对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都为八大正确路线的制定做了必要的思想准备,成为八大正确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为八大制定正确的路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