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为创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条件所做的努力
发布时间: 2009-06-28    作者:曾丽雅    来源:国史网 2009-06-28
  字体:(     ) 关闭窗口

  为了创造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内外部条件,在中共八大召开前后的几年时间里,毛泽东一方面积极地进行理论准备,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一方面则在实践中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一、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理论准备,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

  在中国这样一个贫穷落后、人口众多、情况特殊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非常困难而复杂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对此既缺乏必要的经验积累,也缺乏足够的理论准备。正因如此,毛泽东进行了大量艰辛的探索工作,形成了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若干理论。

  1开始提出自己的建设路线和指导思想

  从1956年2月14日到4月24日,毛泽东在40多天的时间里,共听取国务院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及国家计委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汇报,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在听取汇报的过程中,正值苏共召开二十大。苏共二十大批评了斯大林的错误,暴露了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这对正在思考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毛泽东来说,无疑十分重要。他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82页。被称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第一个理论成果的《论十大关系》,就是在这次调查研究及借鉴苏联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它认真总结中国自己的经验,从理论上和方针政策上提出了一系列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思路,而贯穿在其中的基本思想有两条:第一,以苏为鉴,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中国情况走自己的路;第二,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既是毛泽东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可靠保证。

  2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的论断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不仅宣告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宣告了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新时期的开始,制定了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而且还有着重要的理论贡献。表现为: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指出“国内主要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由此,明确提出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也就是要“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341页、342页、351页。。

  由主要矛盾而确定主要任务。毛泽东认为中国社会已经转向由革命到建设,由阶级斗争到向自然界作斗争的时期。他在八大期间会见意大利共产党代表团的谈话中,分析了斯大林错误的根源,认为“苏联在阶级消灭以后,当国家机构的职能丧失了十分之九时,当阶级斗争已经没有或已经很少的时候,仍找对象,大批捉人杀人,继续行使它们的职能。”“客观形势已经发展了,社会已从这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这时阶级斗争已经完结,人民已经用和平的方法来保护生产力,而不是通过阶级斗争来解放生产力的时候,但是在思想上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还要继续进行阶级斗争,这就是错误的根源。”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539页。毛泽东认为,现在我们的任务是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生产力首先需要人,这就要使人们不恐慌。要依靠已经获得解放和已经组织起来的几亿劳动人民,充分利用一切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尽可能迅速地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

  3提出要善于学习,在学习外国先进经验时要防止教条主义的观点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高潮,毛泽东向全党提出“必须善于学习”的要求。他说:“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我们面前的工作是很艰苦的,我们的经验是很不够的。因此,必须善于学习。要善于向我们的先进者苏联学习,要善于向各人民民主国家学习,要善于向世界各兄弟党学习,要善于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04页。

  对于如何学习外国的经验,毛泽东有着大量精辟的论述。他指出,对外国的东西,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或不加分析地一概照搬,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都对我们的事业不利。在如何对待苏联经验的问题上,毛泽东做了全面分析,他认为“只能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不从之”。他批评了全国解放后在经济工作和文教工作中学习苏联经验的教条主义倾向,阐明学习外国经验的正确态度,一是“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能照搬;二是“学习的时候用脑筋想一下,学那些和我国情况相适合的东西,即批判地吸取有益的经验。”《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03页;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80页、第791页。他指出学习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专门模仿;一种是有独创精神,学习与独创相结合。正是本着学习与独创相结合的原则,毛泽东结合中国的实际,明确提出“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同上书,第356页。而毛泽东关于学习外国经验的科学态度和观点,也成为我们党和国家所一直奉行的理论原则。

  4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1956年下半年,国内经济出现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供应紧张的情况,一些社会矛盾也表现得比较突出,有些地方甚至发生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及农民要求退社的情况。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出现的这些新问题和新情况,毛泽东运用矛盾学说来做出解答。他认为:“社会总是充满着矛盾。即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也是如此,不过矛盾的性质和阶级社会有所不同罢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55页。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毛泽东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这些矛盾同旧社会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逐步完善不断地得到解决。对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指出,如果处理得不适当也可能发生对抗,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

  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创新性意义,为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解决各种复杂的矛盾问题,以至进入新时期以后的改革,均奠定了科学依据。

  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内环境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