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建党80年来,我们党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方面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当前大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积极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十分重要而深刻的启示。
1.必须深刻理解、不断深化党的先进性的科学内涵
综观党加强先进性建设的历史实践,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和把握党的先进性的科学内涵:第一,党的先进性是党优于其他政党的一种根本属性和特质,党的先进性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第二,党的先进性不仅仅体现在党的性质上,还体现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思想)、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以及党的思想、组织、作风、执政能力和制度建设上;第三,党的先进性从实施层次上,可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三个层次,从实施主体上,又可分为党的先进性、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第四,党的先进性是一个历史范畴,因此,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我们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构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体系,使党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
2.必须科学把握党的先进性的判定标准
江泽民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12页。这是判断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判定一个政党是否先进,首先就应该分析它是否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8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不断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变革旧的生产关系,为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从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先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三大理论成果,用以指导我们的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在不断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进程中“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同时,党所制定的一切路线、方针、政策,都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做到三者的结合,才能称其为先进的政党。
3.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党的先进性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与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此,江泽民强调:“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党领导人民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党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先进性体现在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都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党坚持先进性的伟大实践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顺利进行。
4.必须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党是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构成的,因此,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胡锦涛指出:“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2005年1月15日《人民日报》。这一论断表明,目前,共产党先进性很大程度上通过党的执政能力来体现,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要起到表率作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