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领导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但对“文化大革命”也做过多次反思,对各个领域出现的错误,发现多少就承认多少,改正多少,什么时候发现就什么时候纠正。
一
在“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曾希望通过实践来证明“文化大革命”的必要性和正确性。但是,当他从实践中发现“文化大革命”的问题时,又总是迅速地进行反思。
1966年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会议期间毛泽东还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但同时他在全会闭幕会上说:“至于这次全会所决定的问题,究竟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要看以后的实践”。
1967年下半年,毛泽东在同阿尔巴尼亚客人的一次会见中说,“文化大革命”是“一个大审查,用群众性方法来审查干部”,“有可能要冤枉一部分好人,但横竖不杀,搞错了将来平反”。
1968年10月,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将刘少奇开除出党,撤销其职务;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草案)〉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章程(草案)》规定“林彪同志是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但是,10月14日,毛泽东在全会上突然问:“同志们,你们对文化大革命怎么看?”下面鸦雀无声,没有答复。毛泽东接着说:“我看五十年、一百年之后,可能我们这一段是历史上的一个小插曲。”转引自胡耀邦《理论工作务虚会引言》,1979年1月18日。
1970年12月,毛泽东在会见美国友好人士斯诺时指出,对“文化大革命”中的讲假话、虐待俘虏两个现象“很不赞成”。他在谈到“个人崇拜”时,一方面认为“总要有点个人崇拜”;另一方面又说,“现在就不同了,崇拜得过分了”,“要降温了”。
1975年11月,毛泽东说,“文化大革命”“有所不足。现在要研究的是在有所不足方面”。“文化大革命犯了两个错误:一、打倒一切;二、全面内战。”
1976年6月,毛泽东说,对于“文化大革命”,“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
由此说明,在“文化大革命”的各个阶段,毛泽东对这场运动都进行过反思。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毛泽东在政治、文化、军队、经济、外交等各个领域纠正了大量的具体错误。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