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毛泽东的绿色情怀——毛泽东植树造林、发展林业思想述论
发布时间: 2009-06-28    作者:曹前发    来源:国史网 2009-06-28
  字体:(     ) 关闭窗口

  毛泽东曾高度礼赞过绿色,诗曰:“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无论是革命战争岁月,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毛泽东都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强调绿化事业。从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中,我们看到,毛泽东的绿化祖国思想,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什么叫绿化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的视野关注着祖国的荒山荒地。有计划地绿化这些荒山荒地,从而实现绿化祖国的伟大目标,时刻萦绕在开国领袖毛泽东的心头。

  19551011,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上所做结论中指出:“农村全部的经济规划包括副业、手工业……还有绿化荒山和村庄。”“我看特别是北方的荒山应当绿化,也完全可以绿化。”“南北各地在多少年以内,我们能够看到绿化就好。这件事情对农业,对工业,对各方面都有利。” 《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75页。同年1221日,毛泽东在起草的《征询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指出:“在十二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上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 同上书,第509页。19563月,毛泽东发出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在不到半年内,毛泽东三次谈到绿化问题,可见他的心情是十分急迫的。

  1958年这一年,毛泽东对绿化问题更是高度关注。14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绿化。四季都要种。今年彻底抓一抓,做计划,大搞。” 《毛泽东论林业》(新编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4页。131日,毛泽东在起草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指出:“绿化。凡能四季种树的地方,四季都种。能种三季的种三季。能种两季的种两季。”“林业要计算覆盖面积,算出各省、各专区、各县的覆盖面积比例,做出森林覆盖面积规划。”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61362页。

  什么叫绿化?从时间、空间和标准上,毛泽东都做了认真讨论。

  时间上,从原先的十多年到二百年绿化了就是马克思主义。这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195843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真正绿化,要在飞机上看见一片绿。种下去还未活,就叫绿化?活了未一片绿,也不能叫绿化。”“《人民日报》不要轻易宣传什么‘化’。”“化搞得很滥,动不动就宣布‘化’了。”“要比措施,比实绩。” 《毛泽东论林业》(新编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8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 我去河北、山东、河南看了一些地方,就没有绿化。没有绿,怎么叫绿化? 1123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还有一个绿化,化到什么程度?年年化,那个树就不多。1125日,毛泽东会见朝鲜政府代表团时说:我们这个国家没有多少树,无论坐火车或乘飞机都可以看到这种情况。

  1959910,毛泽东到北京市密云水库视察。他指着四周光秃秃的荒山对当时的密云县委书记说:“你看,这里山也好,水也好,就是很多山还是光秃秃的,这就不好了,你几年能把它绿化了?”密云县委书记阎振峰说:“5年能行,快一点用3年。”毛泽东听后说:“我看20年能完成就不错。不能小看这个问题,绿化,不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是不可能实现的。要实事求是,尽最大努力去干好这件大事。”1993年12月20《人民日报》。

  1964330,毛泽东在听取陕西、河南、安徽三省负责人汇报工作时指出:前几年你们说一两年绿化,一两年怎么能绿化了?用二百年绿化了,就是马克思主义。先做十年、十五年规划,愚公移山,这一代人死了,下一代人再搞。毛泽东对绿化现状的不满,表现出他对绿化的高度重视。

  空间上,毛泽东曾提出“三三制”的绿化设想。195811月,毛泽东在修改《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稿加写的一段话中,曾大胆设想,全国十八亿亩耕地,实行“三三制”,即三分之一种农业作物,三分之一种草,三分之一种树,美化全中国。这一设想在8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也说过。1125日,毛泽东会见朝鲜政府代表团时重申了“三三制”设想。

  标准上,毛泽东提出园林化的构想。19588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要使我们祖国的河山全部绿化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自然面貌要改变过来。”“各种树木搭配要合适,到处像公园,做到这样,就达到共产主义的要求。”“农村、城市统统要园林化,好像一个个花园一样。” 《毛泽东论林业》(新编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19593月,毛泽东指出,实行大地园林化。

  197311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提出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方针。十条规定之第七条“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要求:各地区要制定绿化规划,落实有关政策,国家植树造林与群众植树造林结合起来,绿化一切可能绿化的荒山荒地。城市和工矿区还要利用一切零散空地,植树种草。园林化的构想,仍是今天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努力目标。

  二、为什么绿化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