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措施和政策
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如何发展中国科学技术的问题上也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意义的战略思想。
在发展科学技术的模式方面,坚持跨越式发展与基础理论研究的统一。毛泽东认为,中国是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一穷二白,没有负担,可以尽量采用世界上的先进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他指出:“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1页。中共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必须按照可能和需要,把世界科学的最先进的成就尽可能迅速地介绍到我国的科学部门、国防部门、生产部门和教育部门中来,把我国科学界所最短缺而又是国家建设所最急需的门类尽可能迅速地补足起来,使十二年后,我国这些门类的科学和技术水平可以接近苏联和其他世界大国。” 《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84页。
在打破常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毛泽东也没有忽视基础理论研究对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的长远意义。周恩来曾说:“如果我们还不及时地加强对于长远需要和理论工作的注意,那么,我们就要犯很大的错误。没有一定的理论科学的研究作基础,技术上就不可能有根本性质的进步和革新。”同上书,第183页。毛泽东也说:“科学研究有实用的,还有理论的。要加强理论研究,要有专人搞,不搞理论是不行的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1页。
在发展科学技术的途径方面,坚持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的统一。1958年6月17日,毛泽东指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80页。1960年苏联撕毁协议撤走专家以后,毛泽东等党的主要领导人坚决主张依靠自己的力量搞原子弹、导弹等尖端国防科技项目。在编制《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时又明确了总的指导思想:自力更生,迎头赶上。 参见陈建新、关前:《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69页。
毛泽东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并不排斥外国先进的文明成果。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把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成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方针。他说:“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1957年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又说:“一切国家的好经验我们都要学,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一点是肯定的。”同上书,第242页。1960年3月18日,他在会见尼泊尔首相柯伊拉腊时说:“我们过去当学生,现在还在当学生,如尖端科学,苏联、美国、英国有,我们没有,这就要向它们学习。”《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