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九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澳门特别行政区十年之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 2011-10-19    作者:[中国澳门]吴志良;林媛    来源: 2010-10-19
  字体:(     ) 关闭窗口

  徐雅民教授曾撰文指出“对澳门来说,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首先要保持和突出旅游博彩业的龙头老大地位。因它既是澳门经济中最有优势的产业,又是举足轻重、关系全局、贡献最大的产业,还是澳门近几年主要经济增长动力。所以澳门旅游博彩业的地位必须凸显及把它变得强大,并在保持龙头产业重要地位的前提下,将其他产业,包括服务业、制造业等作必要的适度发展。要关注其他产业发展的原因是考虑到过分单一的结构必然会缺乏弹性,显得脆弱,从而风险太高乃至威胁着整体经济安全。尤其是以旅游博彩业为龙头的澳门经济,对外依赖性极强,一旦受到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就有可能打断正常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澳门也要注意到产业的协调发展。所谓协调发展是指各类产业在保持合理比例的情况下,实现各部门均衡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结构的协调效应。这主要体现在:既能充分发挥旅游博彩业此龙头产业对澳门经济的拉动作用,又能不断加大服务业等对龙头产业的支持,且也不致因其他产业的发展而导致结构性摩擦。这样结构合理化的优越性便充分体现。”文章还指出,澳门产业政策是“政府应当通过间接诱导、直接干预、制度变迁和法律规制这四大手段,着力强化作为龙头产业的旅游博彩业,大力改善其发展和营运的整体环境,支持为其服务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徐雅民:《谈本澳优化产业结构》,2003年12月21日《澳门日报》A11版。

  澳门经济学会撰写的《澳门产业结构优化与适度多元化研究》报告指出,“适度多元”强调了在专业化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推动多元化,以免对优势产业造成干扰,增加经济发展成本。多元化的方向首先应该推动优势产业链的延伸,也就是“垂直多元发展”,新兴产业必须是原有优势产业的补充或发展,以充分发挥经济体原有的优势,并在保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亦为经济长远发展注入新动力。因此,“适度多元”绝不是全面多元化,不是将社会有限资源分散至大量行业,以致经济成本增加并引致降低经济效率。澳门经济学会:《澳门产业结构优化与适度多元化研究》,澳门经济学会2006年,第45页。

  澳门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编写的《澳门经济多元化——理论和政策研究》一书中提出,“澳门经济多元化的实现首先有赖于发展观念上的更新。政府要尽快为澳门找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找到一个既与旅游博彩业高度相关又能对其发挥平衡作用、既能自我良性运转又具有国际吸引力、既能背靠中国内地又能面向国际市场的‘朝阳产业’。此外,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化和区域化竞争,实现珠澳两地深度整合是澳门实现经济多元化的唯一出路。”刘伯龙、郝雨凡、何伟雄等:《澳门经济多元化——理论和政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研究并非一个新的课题,在政府内部、学术界、商界一直都有讨论,但一直没有定论。综合各种意见,澳门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度多元化应在垂直多元的基础上发展横向多元。一方面主要围绕旅游博彩业展开,拓展产业链条,也就是说,博彩业本身要向多元化靠近,将博彩只作为休闲娱乐活动的一个组成,增加丰富且具有较高文化娱乐性质的新内容。从这个角度分析,拉斯韦加斯模式的确提供了澳门可资借鉴和学习的经验。另一方面,澳门整体经济更要走向多元化,顺应区域合作的热潮,培植与发展适宜周边城市共同参与、互利共赢的产业。适度多元化要防止“一业过大”带来的对某一行业的过度依赖,也要考虑如何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培植优势产业,尽量避免优势产业得不到相应的经济资源,扼杀经济活力的情况产生。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本澳博彩相关活动增长放缓,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契机。政府可通过将更多的资源培植有潜力的产业,希望能为澳门未来的经济增长开拓出更多有生命力的新元素。

  多元政治参与的探索——对澳门政治发展模式的思考

  澳门特区自成立以来,在“一国两制”原则和《澳门基本法》的指导下,一直坚持行政主导体制,社会的整体发展相对平稳。回归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进步与民主发展,澳门的民主参与在广度、深度与效率方面显现出日趋丰富与扩大的趋势。在参与广度方面,近年来澳门政治参与的范围、形式及参与数量都有扩大和增长的趋势,可以从选举活动、咨询机制的调整以及社会运动的蓬勃发展等现象中得到体现。在参与深度方面,澳门市民对参与事务的了解程度有所提升,能得到较充分的信息对称。由于时事论坛、个人网志及讨论平台的活跃,补充了传统大众媒介的及时性与互动性,使普通市民知情权和发言权得到了保障。在参与效率方面,目前适度的公民政治参与对政治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正面作用,主要表现为对政府的满意度、政府对公民响应度等方面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澳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变化,澳门的政治发展也呈现了多元化政治参与的努力。一方面,政府重视循序渐进的选举制度和咨询机制对推动民主发展的作用,有序地鼓励了竞争性选举和层级式咨询组织对政治人才的培养,重视通过咨询机制强化政府与民间社会的沟通。另一方面,民间社团蓬勃发展、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日益提高、历次立法会选举中登记选民与参与投票人数的增加、近年来日见频繁的社会活动,均体现出政治参与的日益多元化与复杂化。

  (一)循序渐进地发展民主

  选举、竞争性政党和代议制议会往往被视做民主的标志。与其他地区一样,政治民主化也是澳门特区政治改革的基本议题。就一般理论而言,一个区分民主与非民主的政治系统的标志是竞争性选举,竞争性选举令公民有机会通过对政策制定者的选择来表明各自的立场。

  具体到澳门特区,根据《澳门基本法》,澳门的选举参与包括对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选举和立法会的选举。《澳门基本法》规定,行政长官是由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选举委员会选出,并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立法会的组成包括直选议席、间选议席与委任议席。按照《澳门基本法》,行政长官与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如需修改,须经立法会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通过,行政长官同意,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澳门基本法》还规定,立法会的议席数量与选举议席的比例都保持逐渐增长的趋势。通过《澳门基本法》规定特区的选举制度,遵循着循序渐进推动民主发展的精神。

  表5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第1—3届议员组成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直接选举的议员8名10名12名间接选举的议员8名10名10名委任议员7名7名7名议员总数23名27名29名资料来源:《澳门基本法》附件二的有关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立法会和司法机关产生办法的决定》。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