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二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共产党与建国初期我国国家性质的转变——简论新民主主义国家及其向社会主义国家的转变
发布时间: 2009-06-28    作者:周鸿    来源:国史网 2009-06-28
  字体:(     ) 关闭窗口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复杂的局面和种种困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国家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使人民从悲惨的生活中解放出来,使我们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把帝国主义列强赶出了中国,使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国家,我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根本性提高。旧中国深受列强的侵略和奴役,国家主权沦丧,根本谈不上什么国际地位。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英勇卓绝的斗争,在1949年终于站立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立即废除了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各种特权,没收了法西斯国家在华财产,实现了国家的完全独立。从1950年起,我国被迫进行了抗美援朝的正义战争,并取得了伟大胜利,有力地捍卫了国家主权和人民的安全。与此同时,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断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开始以世界大国的身份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其次,把解放战争进行到底,解放了除台湾及其附近岛屿的全部国土,同时还剿灭了200多万武装土匪,使我国结束了长期混乱的局面,实现了国内和平和空前的统一。新中国成立后,彻底废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实现了少数民族的翻身解放。为了从制度上保障少数民族的特殊权益,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民族自治机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始实现了各民族人民的平等团结。

  第三,实行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主义剥削制度,铲除了使我国长期停滞、落后和被欺侮的根源。新民主主义国家刚成立,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大大改善了农民的政治、经济地位和生活状况,解放了生产力。与此同时还开展了其他的民主改革。在国营工矿交通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废除了工人深恶痛绝的封建把头制度,使工人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1950年新中国颁布了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彻底废除了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有力地提高了广大妇女的地位。在严厉取缔妓院、清除鸦片烟毒、打击恶霸和黑社会势力等社会丑恶现象方面,也迅速取得了成效。这些在旧中国屡禁不绝的社会瘟疫,经过两三年的努力,就被新中国基本禁绝,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第四,建立了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中国人民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在非常广泛的范围内结束了人民无权的状况。《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法享有各种民主权利。特别是通过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等运动,使人民进一步组织起来。许多平日不关心国事的人,也积极参加国家的政治生活。1953年12月在全国进行的普选,选出了各级人民代表。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普选运动。人民开始实现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民主权利。1954年全国有1.5亿多人参加讨论宪法草案,提出了许多修改补充意见。这样在广泛的全民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国家宪法,不但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在世界历史上也属罕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为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障。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第五,在经济方面,新中国成立后,新民主主义国家采取有力措施,严厉打击投机资本,统一全国财经工作,迅速平抑了市场物价,结束了广大人民多年来在旧中国深受的恶性通货膨胀之苦,这标志着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已开始好转,它使新民主主义国家更稳地站住了脚跟。特别是广大人民在劳动战线上表现出惊人的热情和创造力,使我国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且按照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开始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

  这些成就充分证明毛泽东说的:“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较之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在这种制度的基础上,我国人民能够发挥其无穷无尽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任何敌人所不能战胜的”。总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巩固为向社会主义国家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从新民主主义国家到社会主义国家的转变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