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二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革命转变理论的具体实现形式
发布时间: 2009-06-28    作者:姚会元    来源:国史网 2009-06-28
  字体:(     ) 关闭窗口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采取“和平赎买的方式进行。”和平赎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论述过的。1848年恩格斯说,对于用和平的方法来废除私有制,“共产主义者也会是最不反对这种办法的人”。1894年,他在《法德农民问题》中进一步指出:“我们决不认为,赎买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容许的,马克思曾向我讲过(并且讲过好多次!)他的意见:假如我们能用赎买摆脱这整个匪帮,那对于我们是最便宜不过的事情了”。列宁更明确地阐述了和平赎买理论,指出:“一方面对不文明的资本家,即对那些既不肯接受‘国家资本主义’也不想实行任何妥协而继续以投机、收买贫民等方法来破坏苏维埃措施的资本家加以无情惩治;另一方面与文明的资本家,即与那些肯接受‘国家资本主义’,能实施‘国家资本主义’,能聪明练达地真正用产品供应千百万人民的极大的企业而对无产阶级有益的资本家谋求妥协,或向他们实行赎买。”他还说:“环境会迫使资本家和平屈服,并在赎买的条件下文明地、有组织地转到社会主义,那就要给资本家付出较高的价钱;向他们赎买,这种思想是完全可容许的。”

  由于俄国资产阶级对苏维埃政权极端仇视,采取暴力反抗苏维埃政府,列宁的和平赎买理论在俄国没有发生实际指导作用。几十年后,中国共产党却面临着对和平赎买和暴力剥夺两种不同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的选择。在这一选择面前,中国共产党真诚地抱有善良的愿望。毛泽东在《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一文中指出:我们是革命转变论者,主张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方向去,而且希望实现不流血的转变,并力争这一着。

  对待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这样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能否像对待官僚资产阶级那样呢?党在深刻分析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不能以暴力剥夺的方式消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因为:第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一段时期内应允许其继续存在。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从产生起就受到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束缚和摧残,从未得到过充分的发展。“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在这个时期内,一切不是于国民经济有害而是于国民经济有利的城乡资本主义成份,都应当允许其存在和发展。这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经济上必要的。”第二,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工作重心在农村。这种现状使党和政府的经济工作干部和经济科学知识都严重不足。“我们的干部还不懂得管理经济,大批最好的干部还在忙于军事,无暇来学习经济”。虽然我党在革命根据地建设中培养了一些管理工商企业的干部,但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我们没收了2858个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和接收、管制及征收了1000多个外国企业,管理这些企业的干部已经不足,如果再把123万多家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收归国有,那将会造成国民经济的混乱。而且一下子没收这么多企业,那将处于四面树敌的被动中,造成全面紧张乃至社会动荡。第三,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总产值中,消费资料的产值占8l5%,若这些企业停工破产,就会严重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另外,当时的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企业有职工800多万,若这些企业被挤垮,那就会出现大量失业问题。最后,我们不能无偿征集农民的产品来满足城市人口的生活需要,而只能用工业品与农民交换,若挤垮了资本主义企业将严重影响城乡交换。

  那么,是否可以让资本主义自由地、无限制地发展呢?党认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不是如同资本主义国家那样不受限制任其泛滥的。……我们要从各方面,按照各地、各业和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对于资本主义采取恰如其分的有伸缩性的限制政策。”

  既不能允许私人资本主义无限制地、自由地、长期地发展,又不能对它采取暴力剥夺或挤垮的方式,那么我们就只有一种选择,即采取和平赎买的方式,把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工商业。而且,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情况看,“只要我们的政策是正确的,我们的工作做得好,就会使他们感到跟着我们走对他们也是有利的。因而他们能够服从社会主义改造。”

  和平改造在中国是可能的。第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力量上无法与无产阶级分庭抗礼。“对资产阶级来说,我们已有了极大的政治上的优势,经济上的优势,各种条件都使资产阶级不能不跟着我们走到社会主义。如果他们不跟着我们走,半途而废,对他们是不利的。”命后失去了统治地位,但仍然保留着武装力量,它们拒绝接受无产阶级和平赎买。而中国资产阶级无这与前苏联情况不同。俄国资产阶级在十月革力拒绝对它的赎买。第二,人民政府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国家在外贸上的优势地位切断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与国外资本主义的直接经济联系。这种强大的经济力量构成了我们对资本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促使它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第三,我们有巩固的工农联盟,民族资产阶级不接受国家的赎买,他们在政治上就会陷于孤立,在经济上得不到农民的支持,从而也就无法生存下去。第四,国际局势有利于我们对资本主义的和平改造。当时,新中国处于社会主义革命在许多国家取得胜利的大好国际形势中。

  总之,中国具有和平改造私人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条件。强大的国营经济是实行利用、限制、改造政策的物质基础;人民民主专政日益强大是利用、限制、发行政策的政治前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民主和平力量不断壮大形成了我们对资产阶级实行利用、限制、改造政策的有利国际条件。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