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于美台军事关系的研究
半个世纪以来,台湾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有各方面的因素。但美国的军事干预,尤其是美国与台湾当局结成的军事关系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研究美台军事关系演变,有助于看清美国对台政策本质,客观分析台海斗争态势。对于美台军事关系的研究同样也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与学者们对美国对台政策的研究相比,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比较集中。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对于美台军事关系历史演变过程的研究。程晓燕、代兵对半个世纪以来美台军事关系的历史过程、阶段、特点进行了比较完整、全面的阐述和透彻分析:1954年,美台签署《共同防御条约》,正式确立起美台间的军事同盟关系,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期间,美国逐渐减少在台湾的军事力量,《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标志着美台军事关系已经达到相当疏远的程度;1979年3月美国国会炮制《与台湾关系法》,以立法形式继续向台做出安全承诺,其后,向台湾出售武器成为美台军事关系的重要内容,“八·一七”公报的签署,表明美台军事关系在中美建交后虽有所反弹,但总体走势仍为疏远;冷战结束后,美台军事关系明显升温,1994年4月29日,美国国会通过《1994和1995年对外关系授权法》,首次公开以法律形式将《与台湾关系法》凌驾于“八·一七”公报之上,但美台军事关系只是中美关系中的一个层面,它受中美关系影响并与之呈反向互动。①(程晓燕、代兵:《论美台军事关系》,载《台湾研究》,1999年第3期。)美台军事关系最重要的表现之一就是美对台军售。刘佳雁、刘宏以“八·一七”公报以来美国对台军售政策的演变为切入点,勾勒出了近20年来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及装备、干涉中国内政、助长岛内“台独”气焰的画面:里根政府向台做出所谓“六点保证”,军售开始出现局部提升的迹象;老布什政府大幅突破里根时期的“逐年递减”政策;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对台军售稳定而持续提升。这一时期美国对台军售具有几个显著特点,即数量和金额越来越大,性能越来越好,花样越来越多,国会在美对台军售决策中的影响越来越强。①(刘佳雁、刘宏:《美国对台军售及其践踏国际法行径》,载《台湾研究》,2001年第2期。)
第二,美台军事关系对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影响和危害的研究。金小川认为美台军事关系造成两岸长期分离并阻碍两岸关系今后的发展;美台军事关系是台湾当局“以武拒统”的主要“靠山”;美台军事关系使美国必然会军事干预未来的台海危机。美台军事关系增加了我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难度;美台军事关系的发展增加了我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必要性。②金小川:《美台军事关系对中国解决台湾问题之影响》,载《台湾研究》,2000年第4期。王涛则重点分析了冷战后美国对台军售的新动向及对台海局势的影响。作者注意到,美国对台军售的新动向助长了以李登辉为首的“台独”势力的嚣张气焰;对中国大陆构成军事威胁,引起台海局势紧张;促使其他国家竞相向台出售武器,使台海局势更加复杂化、国际化;美制武器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台湾军力,改变海峡两岸的军力对比。③王涛:《冷战后的美国对台军售及其对台海局势的影响》,载《台湾研究》,2000年第2期。刘佳雁、刘宏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了美对台军售的实质与危害,美对台售武违背了中美联合公报,践踏了国际法准则,即美向台售武构成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和主要的侵犯,是违反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国际不法行为;“八·一七”公报是中美双方庄严的国际协定,理应得到遵守;所以《与台湾关系法》不能作为美国不履行国际义务的理由。④(刘佳雁、刘宏:《美国对台军售及其践踏国际法行径》,载《台湾研究》,2001年第2期。)
三、关于中国对美国对台政策的反应及其对策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