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十二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 2013-10-19    作者:张晓丽    来源:国史网 2013-10-19
  字体:(     ) 关闭窗口

  新中国建立初期,传染性疾病肆虐,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党与人民政府加强领导,预防为主,采取有效政策措施控制消灭几种重大传染性疾病,使得城乡卫生面貌和群众的健康水平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为卫生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当前传染病防治工作仍有重要的启示。史学界有关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卫生建设研究刚兴起,对于传染病防治研究比较薄弱,主要有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卫生防疫工作、防疫体系的研究,爱国卫生运动、城市公共卫生的研究,①更多从预防医学专业角度研究传染病防治。本文拟从历史角度,结合预防医学,系统探究50年代我国传染病防治政策与实践的演变发展及其历史启示。

  —、我国50年代的主要传染病及其危害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由于长期战乱,经济文化落后,卫生环境较差,传染性疾病流行,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影响经济建设与社会稳定。新中国成立前,鼠疫、霍乱、天花、血吸虫病与黑热病等广泛流行,造成民众大量死亡,贫病交加,民不聊生。当时主要传染性疾病有以下几种:

  鼠疫: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其危害之大在传染性疾病中当推首位。根据1900年到1949年的不完全统计,全国鼠疫发病人数达1155884人,死亡1028808人,人间鼠疫波及20个省、自治区的549个县,②造成严重的危害。1947~1948年的鼠疫流行主要在东北西部和内蒙古东部,1947年上述地区发病竟高达36448人,1948年又发病8659人。③鼠疫流行主要是因为鼠、蚤的数量急剧增加,及由于战争社会大动荡、人口大流动等。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的两种不同生物型菌株引起急性胃肠道传染病。霍乱最早传入的年代是1820年,从那时起直至1948年,我国发生大小流行近百次,给我国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统计资料表明在1939~1947年的8年间,全国霍乱发病人数达81510人,死亡人数计11762人。王育民、薛文华、姜念东主编:《中国国情概览》,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版,第592~593页。在旧中国霍乱流行的130多年中,由于战争无法根治霍乱。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25%,旧中国天花流行猖獗,几乎年年发生,月月出现,每隔数年即大流行一年致死者数以万计。民国时期,上海的天花流行比较频繁,仅1926~1949年的23年间,就发生了6次较大疫情。1933~1944年全国天花发病人数约38万,1950年在湖南岳阳地区调查,居民患天花的占136%。黄树则:《当代中国的卫生事业》(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06页。

  血吸虫病:是寄生虫病的一种,在我国流行历史甚长,分布广泛,病人众多。据解放初调查估算,我国12个省、市、自治区约1亿人口地区流行血吸虫病,有1000多万病人,40%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江苏高邮县新民乡,一次洪水后全乡7000多人口4014人急性发病,死亡1335人,死绝31户,留下孤儿91个。安徽贵池县一个村庄120多户,由于本病流行,到解放时仅剩1户4人,陈海峰:《中国卫生保健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120页。“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血吸虫病流行的真实写照。

  据统计,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全国人口死亡率约在30%以上,其中半数以上死于可以预防的传染病。缺医少药加上经济落后、战争灾难与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疾病流行,民众深受其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也考验新生人民政权的执政能力水平。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传染病防治的政策措施

  传染病的流行造成严重社会危害,人民政府执政初期,从群众利益出发,制订卫生政策方针,采取有效措施,集中调控社会资源,有效防治传染性疾病,保护人民身心健康。

  (一)制订卫生方针,指明防治政治方向

  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健康,把卫生防疫工作提到政治高度,提出“积极防治各种主要疾病,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社会主义国家主要标志之一,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必要条件。我国尚存在着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丝虫病、钩虫病、脑炎、鼠疫、天花和性病等严重危害人民的寄生虫病与传染病,要求分别在今后几年内基本上控制蔓延并逐步求得消灭。”《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494页。毛泽东等领导人重视卫生事业的建设,提出正确的卫生防疫思想,指明传染病防治的政治方向。毛泽东指示“中央认为各级党委对于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的缺乏注意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重大缺点,今后必须把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看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极力发展这项任务”。《毛泽东、周恩来关于卫生防疫与医疗工作的文献选载》,《党的文献》2003年第5期。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我国某些地区发动细菌战争。毛泽东在1952年12月题词“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614页。提出要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有效的控制和消灭传染性疾病。

  新中国成立后,卫生部门召开卫生会议,提出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为传染病防治工作指明方向。1950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卫生部副部长贺诚作报告,提出卫生工作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三大方针,指出各级领导要特别重视卫生防疫工作。1952年12月召开第二次全国卫生会议,周恩来提出卫生工作要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针,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为卫生工作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导。

  (二)制订政策措施,提供防治政策保障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颁布一系列政策法规,规范传染病种,建立疫情报告制度,设立防疫机构,对传染病防治发挥重要规范作用。为消灭天花1950年卫生部颁布《种痘暂行办法》,在全国推行免费普种牛痘。办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民不分国籍,均需依照规定种痘。婴儿出生后六个月内种痘一次,满六足岁,十二足岁及十八足岁时,应各复种一次。从未种痘者或逾规定之年龄而未复种者,应补种一次……种痘一律免费,不得收取任何费用。”《福建政报》1950年1期。。1950年11月25日,北京市率先颁布了《传染病预防及处理暂行办法》,规定霍乱、鼠疫、天花,发现后应立即报告,至迟不超过12小时;白喉、猩红热、斑疹伤寒、流行性脊髓膜炎、流行性脑炎发现后应于24小时内报告;痢疾、伤寒(副伤寒)、回归热、黑热病、麻疹,应于临床诊断后48小时内报告。《北京市传染病预防及处理暂行办法》,《北京市政报》1951年第2卷第8期。1955年中央卫生部颁布《传染病管理办法》,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两类,建立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制度,以及传染病防治处理要求,对传染病防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规定“发现鼠疫等甲类传染病,在城市最迟不超过12小时,在农村最迟不超过24小时;发现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乙类传染病,在城市不超过24小时,在农村不超过3日,应立即向卫生防疫机构作传染病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公报》1955年7月。1956年党中央颁布《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对消灭疾病提出了具体要求,它要求从1956年开始,分别在7年或者12年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上消灭危害人民最严重的疾病,例如血吸虫病、血丝虫病、钩虫病、黑热病、脑炎、鼠疫、疟疾、天花和性病,为此应当积极培养医务人员,分批建立县、区医疗机构和农村医疗站”。《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55~56页。积极组织人力物力开展富有成效的传染病防治工作。

  (三)建立健全传染病领导防治机构

  建立专门领导组,专业防治机构,专业科学研究机构,是有效开展传染病防治的关键。首先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专门领导小组。如1955年成立中央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各省、地、县成立相应的机构。1956年卫生部成立血吸虫病防治局,省、地、县卫生部门建立防治所、站、组等机构。建国之际成立中央防治鼠疫领导小组,董必武担任组长。1952年由周总理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其后都是由大行政区领导来担任鼠疫领导小组的组长。传染病的防治列入党与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设置从中央到地方党政首脑负责制的专门领导机制,这是防治传染病机构设置的创举,有利于协调各方,调动人力物力有效防治控制传染病。

  其次建立健全各地传染病专业防治机构。卫生部设立专管卫生防疫的公共卫生局,负责急、慢性传染病等卫生防疫工作。1950年卫生部成立中央防疫总队,下设6个大队400多人专职防疫工作。1953年,公共卫生局改为卫生防疫司,各地区设立卫生防疫处负责领导卫生防疫工作。建立一支专业性卫生防疫队伍。

  再次加强传染病防治的科学研究。为防治鼠疫,卫生部1954年组织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研究队,对其动物流行病学的规律作系统研究,为科学防治鼠疫奠定良好基础。加强血吸虫病科学研究研究,从中央到地方成立血吸虫病研究所,以安徽为例,1950年在皖南建立血吸虫病防治所,在流行区设立各县血防站开展研究防治工作。50年代安徽省建立血防研究所5个,县血防站41个,专业队伍1950年专业技术人员仅4个,1958年达到1116人,专业血防人员达2759人。《安徽卫生志》,黄山书社1993年版,第466~468页。建立科学研究机构开展研究,促进传染病防治工作。

  三、20世纪50年代我国传染病的防治及其成效

  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把传染病防治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加强党的领导与政府管理,充分发动群众,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积极防治传染病,取得显著效果,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发展人民卫生事业,在世界卫生防疫史上具有创造性的意义。

  (一)鼠疫的防治及成效

  鼠疫危害严重,党和人民政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治鼠疫。1949、1950年内蒙、察北地区爆发鼠疫,设置疫区三道防线,进行严格的隔离,快速处理疫情,进行预防注射,防疫人员到达疫区后而后挖好防鼠沟,防止鼠疫传播,及时控制疫情蔓延,积累宝贵的防治经验。首先建立防疫领导体系,成立中央防治鼠疫领导小组,并推荐董(必武)老担任组长。1952年又由周总理担任组长。其次成立鼠疫防治专业机构。成立研究机构开展科学调查研究,科技人员通过调查研究将大陆鼠疫疫源地划分为10块疫源地和16个疫源地分型,为根除鼠疫,使疫源地无害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建立防治机构队伍,建国初期卫生部在东北、察蒙、浙江、福建、云南等鼠疫流行区设立了防治所,组成鼠疫防治队,开展有效的防治,并进行预防注射。另外开展宣传活动,宣传鼠疫危害及防治知识,发动群众捕鼠灭蚤,及时上报鼠疫疫情,依靠群众群防群治,取得很大成效。鼠疫在50年代就基本上得到了控制。《中国卫生年鉴(198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版,第25页。

  新中国成立前后鼠疫流行强度变化黄树则:《当代中国的卫生事业》(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97页。时期1940~19491950~19591960~19691970~1979省、自治区数191045疫县、市数1961092726疫点数12558168212244发病人数2273247066258145平均每点发病人数1814221133(二)天花的防治及效果

  天花是烈性传染病,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开展天花的防治,推行全民普遍种痘活动,1950年10月,政务院发布《关于发动秋季种痘运动的指示》,卫生部发布《种痘暂行办法》,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广泛开展宣传,大力推行普遍种痘活动,成立种痘运动领导机构,培训种痘人员,提供所需器材等,1949~1952年共种痘5亿多人次,每年使用1亿多痘苗,在广西、云南、四川等地区普遍种痘,种痘率达到90%。到1950年11月,全国已有4000万人种了牛痘,到1951年10月,全国已有2亿人普种牛痘。李德全:《为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而奋斗》,1951年10月29日《人民日报》。1955年卫生部颁布《传染病管理办法》,天花被列为甲类传染病,制订紧急防治处理办法,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防疫网。政府建立国境免疫带,在缅甸、印度、尼泊尔边境加强国境卫生检疫。世界卫生组织1958年制订扑灭天花计划,1967年开始全球扑灭天花活动,1977年天花才被根治,中国在60年代基本消灭天花,比亚非流行国家提前16年。天花发病人数逐年下降,如下表:

  1951~1962年全国天花病例数黄永昌《中国卫生国情》,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03页。年份1950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病例数4328661546103493320847255358331534368377270(三)血吸虫病的防治及成效

  血吸虫病是危害人民健康、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的严重寄生虫病,党和政府高度重视,1956年党中央发出“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1957年国务院颁发《关于消灭血吸虫病的指示》,提出把消灭血吸虫病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指出“既要积极治疗,又要积极预防,由控制感染到逐年减少感染,最后达到消灭血吸虫病的目的。”《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215页。1955年成立中央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卫生部成立血吸虫病防治局,各地成立血防所、站等机构,在流行区先后建立了16个防治所、78个防治站、420个防治小组,《扑灭危害人民健康的血吸虫病》,1955年8月23日《人民日报》。1957年全国有16000多名血吸虫并防治专业人员,推行各种简单易行的预防措施。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是血防工作取得巨大成绩的根本保证。政府1956年就在12个疫区治疗病人40万名以上,发动群众开展灭螺运动,1958年湖沼灭螺面积上百万亩,余江县1955~1957年灭螺面积达650,342平方公尺,占钉螺总面积的96%以上。1957年11月16日《江西日报》,第3版。安徽省东至县是血吸虫病危害严重的地区,制定“积极治疗,全面两管,搞好灭螺”的措施,1958年全县“发动群众投入血防除害运动。据统计,全县灭螺面积1765万平方米,治疗病人40086人。”《东至县血防资料汇编(1950~1980)》,安徽东至县血防站档案,第35~37页。通过50年代发动群众群防群治,基本消灭血吸虫病,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生产的发展。其他传染性疾病如霍乱、白喉、回归热、疟疾等也得到有效的防治,传染病的防治取得显著成效。

  四、我国50年代传染病防治的社会影响及启示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政府对传染病的有效防治,在当时产生积极的影响,积累丰富有益的经验。

  (一)50年代传染病防治的社会影响

  1保护人民生命健康,恢复发展生产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与政府发动群众,积极防治,到60年代基本消灭危害严重的几种主要传染病,50年代末基本消灭鼠疫、真性霍乱等烈性传染病,1958年基本消灭血吸虫病,60年代初天花绝迹;麻疹死亡率1950年为86%,1956年下降为16%;猩红热死亡率1950年为178%,1956年降到165%。贺彪:《我国保健事业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巨大成就》,1957年9月24日《光明日报》。传染病的有效控制与消灭,改善城乡的卫生面貌,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提高生产劳动能力。血吸虫病防治,“治疗病人既可以恢复身体健康,又可以增加劳动力。这一切完全可以和农业生产、兴修水利结合起来,是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事。”《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218页。传染病防治的目的是抢救人命,保护劳动力,为发展农业生产创造条件。余江县蓝田阪深受血吸虫病危害,21%的人口受到疾病危害,农业生产落后,40%的农户依靠政府救济。经过有效的防治,95%的农民恢复健康,成为劳动主力,劳动出勤率上升到90%,每个劳动力由过去经营3亩提高到10亩,粮食产量每亩提高达到500斤以上。1953年前大多数社员要救济,1957年后基本自足,还卖余粮十多万斤。《巨大的变化》,1958年6月1日《江西日报》。随着传染病的有效防治,人民劳动能力提高,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发展,使得一五计划顺利实施完成,对于建国初期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加强党与政府的执政管理水平,巩固人民政权

  50年代传染病的有效防治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塑造新中国良好的政治形象,巩固人民政权。新政权面临内外严峻的考验,国内是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一穷二白的状况,钢、煤、谷、棉人均是世界最末位,在国际上世界“冷战”局面出现,美国采取扶蒋反共、敌视新中国的政策。通过传染病防治提高政府公共领域事务管理的能力水平,稳定社会秩序,巩固人民政权。当时人们把传染病视为旧政权的政治隐喻,反映旧时代对人们身心危害的缩影,将防治传染病与新政权的巩固发展相结合,通过传染病的有效防治赢得民众对系政权的支持认同,50年代《人民日报》登载《党和政府对人民健康无限关怀》、《青春回到了“寡妇村”》等文章,都通过生动的事例,将血吸虫病归结为旧政权的反动统治,以防治传染病衬托新政权的优越性。党与人民政府把传染病防治提到政治高度,进行社会动员,协调各方面开展防治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建立健全卫生防治机构,实行疫情报告制度,制定卫生政策法规,开展科学研究,迅速有效控制消灭危害严重的传染病,体现较高的执政领导水平。

  3建立卫生防疫组织网络,发展人民保健事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传染病防治的一个重要影响,是建立覆盖全国的自上而下的卫生防疫工作组织机构,培养高素质的卫生防疫队伍,成为发展人民保健事业的重要保障。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自成立之日起,就设有专门的卫生防疫部门,专司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就在公共卫生局下设有防疫处,1951年又设立了保健防疫局,下设防疫处;1953年又专门设立了防疫司,1955年改为卫生防疫司,各地区也设立了防疫处、科等机构,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为加强传染病防治的专业组织建,1952年12月在北京召开全国卫生行政工作会议,提出建立卫生防疫站与防治研究机构,培养大批防治传染病的技术骨干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包括卫生防疫、监测监督、防治、研究等的卫生防疫网,形成政府主导的卫生防疫工作体制,奠定新中国卫生防疫工作的组织基础。

  (二)传染病防治的历史启示

  新中国成立初期传染病防治实践,留下积极有益的历史启示,首先是注重预防为主,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通过有效的措施预防疾病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方式。建国初期传染病的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预防措施控制消灭传染病,减少成本,保障人民健康,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其次是重视社会动员与资源调控,党和政府坚持群众路线,注重社会动员与参与。广泛动员群众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各地政府发动群众订立防疫公约,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环境卫生。人民政府整合调度社会卫生资源,如公私医院、红十字会、中华医学会等行业组织,对重要传染病的防治进行保障支持,在当时资源缺乏的状况下集中人力物力进行传染病防治工作,是富有成效的。再次重视专门领导,建立专业领导机构体系。50年代政府把原系预防工作中的常规活动,提高到中央政府的统一行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设立传染病领导与防治机构,由党委主要领导负责,职责分明,高效有力,能够充分调动整合社会资源,协调各方面力量,集中防治主要传染病,发挥重要的领导作用。

  结语

  回顾20世纪50年代我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历史,是新中国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把传染病防治放在政治高度,体现我党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反映政府公共卫生管理的水平,有效防治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传染病,巩固人民政权,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的恢复发展,体现当时的社会体制在社会动员与疾病控制方面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卫生事业仍面临诸多问题,传染病仍是人民健康的严重威胁,已经消灭的有些死灰复燃,如血吸虫病、鼠疫等,新的不断出现,如艾滋病、非典型肺炎、禽流感、手足口病等,既威胁人民生命健康,更制约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50年代我国传染病的防治取得很大成效,留下有益的经验启示,要把传染病防治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相结合,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依靠群众,重视社会动员与社会资源的调控,协调综合治理,通过科技进步加强防治,促进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