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指引下,中国科技事业始终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与实践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21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日益紧密,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推动力量。而长期以来,学界对科技创新的关注大多集中于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面,而对于科技创新对民生发展的作用则关注不够。当前,中国民生科技发展刚刚起步,在理论支撑、保障措施、依托力量、评价机制上还多有不足。因此,将科技进步和创新与民生发展相结合,研究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不仅要着眼于科学进步和创新在经济领域的贡献,更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养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实现经济与社会、科技与民生的协调发展,这对于促进民生与科技的良性互动以及民生科技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生科技”概念的提出和研究现状
(一)“民生科技”概念的提出
民生科技是新世纪以来中国首先提出的新概念,目前世界上其他国家还没有提出和使用与民生科技直接对应的概念。民生科技孕育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提出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之中。
“民生科技”概念的提出并引起重视并非偶然,体现了中国科技发展理念的转变。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民生科技”概念已初现端倪。中国政府在对当时国际形势做出正确判断后,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战略,同时实施军事工业科技“军民结合”的方针,核心就是要求军事工业科技由单纯为国防服务,转变为同时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解决普遍性民生问题的紧迫性越来越强,解决的条件也更加成熟。进一步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力量解决重点民生问题科技为民生服务、让科技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渐成党和国家以及科技界、学术界的共识。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造福人民群众为宗旨和根本出发点。
2006年2月10日,“民生科技”一词首现国内报端,此后,“民生科技”一词得到了国内新闻舆论界的注意和引用,并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研究,相关研究陆续发表。参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民生视角的背后》,2006年2月10日《中国青年报》;《科技创新不应高高在上,要服务民生》,2007年1月30日《新华每日电讯》。12月21日,王志学在《学习时报》上发表题为《民生科技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的理论文章,首次从理论上阐释了“民生科技”的内涵与支撑作用、民生科技支撑和谐社会建设的三个层面等问题。2008年1月,《中国科技论坛》杂志邀请相关专家就发展民生科技的意义、民生科技的内涵、国外发展民生科技相关政策等进行了“中国应加强发展民生科技”专题笔谈。参见周元:《加强民生科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举措》、王海燕:《民生科技:追求和谐生活的科技》、曾国屏:《科学技术与国计民生关系中的两个问题》、赵刚:《加强民生科技已成为各国政府制定科技政策的新导向》、魏江:《民生科技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理论范式的重大变革》,《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第1期。1月20日,《光明日报》发表的魏江的《民生科技迫切需要创新理论体系》指出,尽快建立一套适合民生科技发展需要的技术创新理论体系,是科技创新与民生相结合的迫切要求。同年,国家科技部首次把区域民生科技需求与发展战略研究列为软科学重大项目。随后更多学者开始关注民生科技理论的研究。参见贾品荣、赵钢:《民生科技的战略要义与政策着力点》,《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1月21日;苏玉娟、魏屹东:《民生科技解决民生问题的维度分析》,《科学学研究》2009年第8期;王明礼、王艳雪:《民生科技的价值取向与实现途径》,《科学学研究》2010年第10期。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一重要思想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即充分利用民生科技,促进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发展。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一些地方政府在民生科技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发展民生科技,正在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探索尝试行为逐步转变成必须作为的基本职责。
(二)研究现状
中国民生科技理论研究刚刚起步,尚且处在摸索阶段,主要表现在:对民生科技的基本概念界定上还未能达成共识;虽然认识到民生科技的重要作用,但指向性不够明显。从现有关于民生科技发展的研究成果看,一些基本的概念、范式并未真正确立,民生科技准确的内涵、外延的界定仍不十分清晰。所幸的是,目前民生科技的基本轮廓已经初现;其功能和“使命”也几乎已由它所提出的时代背景和面临的实践课题所决定,即尽快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均衡、不协调、缺乏持续性问题,不断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利益需求,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其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也近乎明确,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自主创新发展,推动我国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走战略目标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奠定坚持基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为我们深入研究民生科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但从目前研究来看,国内对民生科技发展问题的关注者越来越多,直接研究者较少。
民生科技的兴起体现了科技发展理念的转变
(一)民生科技是科技发展理念转变的必然结果
民生科技的提出与科学发展观指导地位的确定处于相同时代背景,是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它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生命和生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了积极的支撑作用。
2003年初,一场非典型性肺炎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很快蔓延到中国大部分省区市,广东、北京等地的疫情尤为严重。4月,在“非典”疫情最严峻的时刻,胡锦涛同志来到广东考察。一面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一面是“非典”疫情难以控制给人民群众生命带来严重威胁,而我们的很多措施还跟不上,一些方面还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在听取广东省委、省政府汇报后,胡锦涛同志感慨地说:“新世纪新阶段,包括广东在内的东部地区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新任务。我们要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全面的发展观。”这是“发展观”一词第一次出现在党的最高领导人的讲话中。2003年7月28日,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对发展观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我们讲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里的发展绝不只是指经济增长,而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我们要更好地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历程》,2012年6月26日《人民日报》。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一个新的发展观的雏形,就这样呈现在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2003年,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将这一发展观正式命名为科学发展观。这次会议通过的决议,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确立为改革和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原则。
从更侧重经济增长的“发展”,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民生科技的兴起体现在中共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变化中。在生活用品短缺的经济境况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是符合当时实际的发展逻辑。当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时,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新的短缺日益突出。此时,我们党将执政的重点指向民生,特别强调“以人为本”,是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的必然产物。把改善民生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重中之重,使党的根本宗旨和新时期党的执政有了具体的落脚点,成为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方面建设的着力点。近些年来,从取消农业税到农民种粮补贴,从最低工资制度到最低生活保障,从物权法制定到廉租住房制度……中央一直高度关注民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十五”计划以前,民生科技的经费与工业科技经费相比所占很小,但“十一五”计划期间工业科技与民生科技的经费调整为基本相等,这一变化是我国科技发展理念的一个重大转变。
从全球来看,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政府制定科技政策的重要导向,已成为一种新的国际趋势。新西兰将科技植根于人民的生活,提出未来10~15年科技工作的目标是“科技改变新西兰的生活”,明确了科技在未来5~10年战略性的优先任务;韩国公布的《2025构想:韩国科技发展长远规划》中的5个发展方向之一,就是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印度公布的7个科技政策导向中,4项政策目标与民生科技有关;日本通过的《第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出发点是“为社会与国民支持并将成果还原于民的科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发展模式从“外生性”向“内生性”转向,科技发展方向从“面向、依靠”向“支撑、引领”转向,科技发展理念从“工业科技”向“民生科技”转向,通过民生科技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强调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十七大报告则将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六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领域单列一章详细阐述,首次系统提出了改善民生的理念和政策取向,描绘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景,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我国已经将科技工作的重点向民生科技倾斜,规划纲要中涉及的公共安全科技、环保科技、人口科技、健康科技都属于民生科技的范围,体现了“工业和国防科技”向“民生科技”的转向。
从重视“工业和国防工业科技”到重视“民生科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理念的最大转变。“工业和国防工业科技”以原子弹、洲际导弹、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军事科技为代表,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工业成为走向工业化国家的首选战略。而民生科技关注的则是让科技成果为惠民、富民做出贡献,让人们在把握科技信息、参与科技应用、理解科技内涵的过程中,更新生活理念,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创新发展方式。它具有社会公益性特征、属于非营利性公共服务的科技,旨在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旨在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从而建设生态文明、节约型社会、环保型社会。这些技术的经济效益不明显,其价值主要在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民生科技
近年来,应当看到,各级政府部门在民生科技领域已做了大量工作,发展民生科技,正在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探索尝试行为逐步转变成必须作为的基本职责。党中央、国务院及其组成部门连续制定实施了《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2006~2010年)》、《新农村建设民生科技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支持民生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开创性的规划部署,发展民生科技体现了党和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运用科技手段通过发展民生科技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远见卓识。
2006年1月9日,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让科技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事业,同时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要坚持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方向,把科技创新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紧密结合起来,与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起来,使科技创新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1月10日《人民日报》。
2006年2月,国务院下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我国未来15年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也是我国民生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规划纲要已经将科技工作的重点向民生科技转移。该规划纲要中涉及的几个在前几次规划中从未提到的领域,其中公共安全科技、环保科技、人口科技、健康科技等,都属于民生科技的范畴,或与民生科技领域密切相关。看病吃药、饮用水质、大气环境这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科技问题,已经引起了科技界的极大关注。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改善民生和建设和谐社会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服务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科技成果、共创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十七大报告的这一重要思想,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即充分利用民生科技,促进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发展。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在总则中就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观,科技进步工作应当为社会发展服务,鼓励科技研究开发推动发展社会事业,加强跨地区跨行业和跨领域的科技合作,扶持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科技进步,协调用和民用科技资源配置,促进军用和民用科技资源、技术开发需求的互通交流和技术双向转移,发展军民两用技术。这就为民生科技发展提供了法理依据。
2008年12月15日,胡锦涛在纪念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讲话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生命健康、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领域加强攻关,加强对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方面科技问题的研究,推动科技成果充分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胡锦涛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ldhd/2008-12/16/content_1179001htm。
2010年6月7日,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与民生相关的科学技术,按照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的要求,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重大科技问题,不断强化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环境、保障民生安全。”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10年6月8日《人民日报》。10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五个“更加注重”,即“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中央政治局主持会议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重要讲话》,2010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全会强调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标,并将具体途径进行了细化。
2011年,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7月1日《人民日报》。讲话精神对民生问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当前包括科技在内的各项政府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主题。根据讲话精神,民生问题是指“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讲话全文14万多字,其中“人民”一词用了136次,平均每104个字里就有一个,也可见执政党对人民的重视。按照这一说法,“民生科技”则是与民生问题最直接相关的科学技术,即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相关的科学技术。科技由人类创造,最终如何造福人类,关注和发展民生科技是可行途径之一。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也要顺应这一转折,重视民生科技的发展。科技发展要在统筹推进社会发展科技的同时,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发展为民”的思想,把发展民生科技放在重要位置,突出工作重点,区分轻重缓急,着力落实好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科技工作,这是当前我国发展民生科技的重点。7月18日,第四届全国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根据中央关于“大力发展与民生相关的科学技术”精神,科技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检总局、卫生部和环境保护部等多部委首次宣布,将在“十二五”期间联合推进民生科技产业。7月21日,科技部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意见》指出,“十二五”(2011~2015年)时期,将实施全民健康、公共安全、生态环境、防灾减灾四项重大民生科技工程,着力解决重大民生难点热点问题。“民生科技”又一次进入公众的视野。12月16日,在庆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庆功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把发展科技事业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起来,认真解决关系民生的重大科技问题,使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胡锦涛:《在庆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胡锦涛同志在2012年新年贺词中提出,“在新的一年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胡锦涛:《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2012年1月1日《人民日报》。。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科技以服务人民,以人为本为宗旨。既重视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它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同时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技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科技发展,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人民群众造福。
(三)“十二五”规划中民生科技成为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的重大任务
在“十二五”规划中,坚持了民生优先的原则。把让全国各族人民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民生保障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经历过十一个五年计划、规划的努力之后,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期待,已然不仅仅是城市整体繁荣进步的“大成就”,不仅仅是GDP、财政收入、三大产业等方面的“大数字”,而是更在乎共同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小实惠”,更关心自己的腰包收入、教育支出、看病花销、出行成本、住房条件、社保水平、健康程度等等“小账目”。民生科技助推生存型社会转型为发展型社会。“十二五”计划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并把加快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当前,中国社会已经由生存型社会进人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在生存型社会,解决温饱问题是其发展的主要目标;在发展型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其追求的目标。在由生存型社会迈向发展型社会阶段,社会公众对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呈快速上升趋势,其供需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在这个发展与转型的特定时期,已开始形成公共科技需求快速增长的现实基础:一是科技服务的需求以超常的速度增长,科技对经济发展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高科技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据重要地位;二是公民的消费不断升级,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受到青睐;二是数字科技的需求快速显现,科技作用越来越强;四是民生科技的潜在需求正转化为现实需求。通过科技惠民,民生科技对于推进社会转型发挥重要作用。
与之相适应的是,科技部门积极调整战略,集中力量发展民生科技。2011年,由国家科技部牵头编制的《“十二五”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把民生科技列为七大重大专项之一,提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重大民生科技问题,集成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人们需求的民生改善技术解决方案,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为载体强化技术成果的示范和推广,全面提升科技服务民生的能力”。除了在规划中加强民生科技外,国家科技部还于7月18日专门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意见》,“十二五”期间,民生科技将更加突出“需求导向”。11月12日,全国基层科技工作会议召开,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民生科技是“十二五”期间的四大任务之一。
各省市的科技“十二五”计划中民生科技的分量加重。北京市把民生科技列为“十二五”期间四项重点工作之一,提出“强化科技支撑民生工程,推动科技成果惠及民生”。浙江省发布的科技“十二五”计划中,重大科技专项由“十一五”期间的26项减至“十二五”的10项,突出重点,着力发展民生科技。深圳市在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快重点领域民生科技的研发与推广,通过研发推广食品安全检测、急性突发传染病预警防治、节能减排、灾害预警和防御、物联网、云计算、地理信息、等技术,提高人口健康水平、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水平、城市综合管理水平,让科技成果广泛惠及民众。天津市出台《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实施意见》,陆续实施全民健康、公共安全、生态环境、防灾减灾民生科技工程,让科技力量更好地惠福百姓生活。从各省市、自治区的“十二五”计划发现,建设全面惠及人民的小康社会,在产业升级、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创业创新环境改善、民生保障上获得全面突破,已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目标与着力点。
民生科技惠及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十五”计划期间民生科技发展的成就
“十五”计划期间,中国民生社会领域科技发展的部署以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围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重大问题,组织了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十五”计划期间科技部集中资源组织实施了12个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示范科技专项(简称“12个重大科技专项”),其中有6项(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奶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及新产品研究与开发、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治理工程)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05》,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与民生直接相关。
“十五”期间,科技部重点开展了海水养殖种子工程、海水养殖动物病害控制、海水设施养殖与工程化等研究与开发。
在食品安全方面,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食品安全检测、监测、预警、标准等技术攻关及综合示范,研制开发出检测粮油黄曲霉毒素、农兽药残留等14种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和仪器。用禽流感快速检测技术为代表的一批快速及实验室检测技术的开发成功,为食品安全监控提供了有效手段,其中禽流感荧光PCR快速检测技术使检测时间从21天缩短到4小时。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05》,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页。
在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方面开展了重污染底泥疏浚与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是太湖水污染加剧的局势得到遏制,初步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湖泊污染治理成套技术、治理方案以及长效管理机制。
在饮用水安全方面,围绕水源地保护与水质改善、水厂强化净化和安全输配等饮用水安全保障三大环节,国家863项目开展了微量有机物、藻类、硝酸盐、原生动物、病毒高效去除技术以及输配过程二次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建立了饮用水安全评价方法;在上海、深圳和天津分别建设了3个规模为20万吨的饮用水安全示范工程。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05》,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40页。
在空气质量监测方面,国家863项目开发出了环境光学监测系统等一批在线连续环境监测产品,开发了机动车尾气实时、在线监测技术,结合车辆识别技术,研制出了汽车尾气道边监测系统,等等。这些工作都为进一步强化民生科技的研发与推广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医疗技术方面,高聚焦超声治疗肿瘤的研究走向世界,中国通过“九五攻关”重点项目“高聚焦超声治疗肿瘤的研究”使该技术走向医学临床。2001年,该设备出口英国牛津大学丘吉尔医院,开创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大型医疗器械出口西方发达国家之先河。迄今为止,该技术已经在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安装和临床推广使用,累计治疗肿瘤患者上万例,治疗非肿瘤疾病患者超过100万例,中国已经拥有该领域核心技术,在标准上也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在重大疾病防治方面,戊型肝炎疫苗的研制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以及省、市科技重大项目,在上百名高层次研究人员前后10年的艰苦努力下,取得了关键性的理论和技术突破,是中国第一种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工程病毒疫苗——重组戊型肝炎疫苗是世界上唯一进入并完成Ⅲ期临床试验的戊型肝炎疫苗,标志着我国在戊型肝炎疫苗防控领域居世界领先行列。
在中医药现代化方面,国家出台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对中药生产中的关键技术、濒危中药材繁育、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化、重大疾病中医药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制定等进行了全面部署,体外培育牛黄代替天然牛黄获得成功,启动了百名老中医的经验传承研究工作,初步建立了中医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方法,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05》,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页。为中医药现代化工作的全面推进奠定了重要基础,发挥了传统中国医药的优势,巩固和提高了中医药的国际地位。
(二)“十一五”计划期间民生科技发展的成就
“十一五”计划期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有关民生的科技行动,面向农村、面向社会发展的需求,把科技进步与管理结合、与管理的体制机制结合,与多个部门和地方采取联合行动的方式共同推动,使科技成果的积累转化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行动。5年间,国家的科技计划向民生科技给予了大量的倾斜。工业科技与民生科技的经费比例从“十五”期间的7∶3调整到了“十一五”期间的5∶5。有关农村、健康、环境、生态、安全、节能、防灾减灾方面的科技经费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提高的幅度达到30%左右。刘燕华:《“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计划将向民生倾斜》,人民网2008年3月13日,http://npcpeoplecomcn/GB/28320/116286/116574/6993207html。“十一五”计划期间民生科技取得重大突破,科技惠民成效显著。
由科技部与农业部等部门联合推动“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重大项目,覆盖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12省的粮食主产区,以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为主攻方向,重点在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加强技术的提升与示范,组装与完善技术体系带动了大面积的粮食生产。参见程杰:《民生科技,开启为民之路》,《中国农村科技》2011年第7期。
生物医药领域:中国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流感救治药物——帕拉米韦三水合物原料药及其注射液,对于强化和完善我国流感大流行药物治疗体系,尽可能减少新型流感大流行造成的危害,加强和提高我国应对新型病毒性传染病的自主防控和快速反应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生态环境领域:(1)为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支撑国家生态屏障建设服务。主要成果有针对国家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建设、江河源区保护,重点推进了三江源区及西藏高原退化草地恢复技术模式开发与示范,目前示范区植被恢复显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明显提高,对于构建国家重大生态安全屏障发挥了重要作用。(2)增加“碳”汇,主动应对气候变化。针对崇明岛滩涂生态破坏及崇明岛生态城市建设、世博园生态规划等需求,开展的滩涂外来物种防御技术、围垦湿地恢复技术、世博园生态规划技术与示范推广取得实效,与该地区实施的生态城市建设示范相得益彰,为我国城市低碳发展模式探索提供了实践。(3)环境监测技术与物理、化学、生物、电子、光学等高新技术的综合运用促使常规环境监测设备取得重要进展,环境监测仪器向高质量、多功能、集成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农村民生领域:我国农村民生科技工作与城市民生科技工作相比,显得相对滞后。加速农村民生科技创新和进步,核心是要把握农村住宅、饮水安全、农民健康等农民最迫切、最现实的需求。“十一五”期间,我国加大投入力度,农村安全饮水、农村沼气工程等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更为可喜的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还极大地提高了抗旱减灾能力。为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促进清洁能源利用,农村沼气工程加快实施,农村沼气已成为新时期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和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被誉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最有效、最普遍的两大行动之一,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十二五”计划实施以来民生科技发展的成就
“十二五”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为贯彻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作用,中国制定并颁布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提出“着力满足改善民生的重大科技需求……坚持把科技惠及民生作为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问题、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加强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推广普及,使科技进步成果能够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规划提出推进的五项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突破之一就是“大力加强民生科技,重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重大民生科技问题,集成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人们需求的民生改善技术解决方案,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为载体强化技术成果的示范和推广,全面提升科技服务民生的能力。”《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网,http://wwwmostgovcn/kjgh/。
“十二五”计划实施以来,科技创新更加惠及民生,民生科技得到大力发展,科技支撑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曾经被认为神秘莫测的航天科技已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冷战后,航天科技和航天工程的成果被迅速应用在民用领域,极大地促进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从个人电脑到手提电话,从数码相机到互联网通讯,可以说,所有这些深刻改变我们当下生活的硬件和软件,都是航天工程的结晶。作为自主创新科技,中国神舟工程也正在显示出这种惠及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力量。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航天技术和民用工程也初步实现了“交会对接”。从“神一”到“神九”,中国航天技术的应用已经辐射到新材料、新能源、计算机、生物技术、精密制造等诸多民用领域。
要解决长久以来困扰中国的“吃饭”问题,同样要依靠航天高技。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已成功地利用返回式遥感卫星进行了数百次多品种的种子搭载实验。空间育种技术的发展已经证明,经过太空处理的种子能够产生有益的遗传变异,并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除此之外,利用航天遥感技术还被应用于重大自然灾害的预报及灾情评估,对保障防灾、救灾的情报传递与指挥调度的畅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刘文嘉:《神舟工程与日常生活》,2012年6月29日《光明日报》。
又如,办公室、宾馆和家庭厨房的烟雾报警器,原是为了检测太空站里的烟雾和有毒气体而研制;医院里的ICU(重症监护室)源自“阿波罗”载人登月成就,由航天员训练时监测各项生命体征的实验室演变而成;方便面调料包里的干菜,其雏形是最早的航天食品;弹性内底的运动鞋,材质源于一种使宇航员在火箭腾空时更为舒适的软垫。此外,还有育婴箱、心脏起搏器、保暖内衣、太阳能热水器等等,太空活动带来了诸多可以共享的成果。蒋建科:《航天器越飞越远高科技渐行渐近——中国航天投入产出1比10》,2012年6月27日《人民日报》。
再如,灾害救援中,航天科技打造“太空救援队”。重大自然灾害往往会对通信设备造成严重破坏,让灾区成为“信息孤岛”。此刻,只有在外太空运行的卫星等航天器能帮上大忙。灾害救援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两大航天企业利用航天技术组建的“太空救援队”挺身而出。汶川地震发生后,震中附近的重灾区失去了和外界的一切联系。5月12日22时左右,首批救援官兵到达,并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用户终端机连夜发回实时灾情数据,为地震重灾区发出了第一束生命急救电波。在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灾害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为救援指挥部和前方救援人员最有力的通信助手,最大限度地保证了“72小时黄金抢救时间”的最有效利用。
航天尖端科技的意义并不局限在国家安全、国家战略布局层面,而是进入了社会运行的不同层次和面向,完成了对基础民生的保障。中国的航天工程、空间技术,不仅是国家战略的重要构成、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象征,更在最基础、最实在、最日常的层面上,通过转化为民生科技提升着每个国民的生活质量。
民生科技是涉及民生改善的科学技术,是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通过大力发展民生科技,我国在提高医疗健康水平,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民生科技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大力发展民生科技,我们加快培育和发展了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绿色建筑等民生科技产业,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民生科技已成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抓手。通过大力发展民生科技,我国的现代服务业和社会公共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培育了新业态,开发了新市场,创造了新经济增长点,增加了新就业,民生科技已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民生科技,把握好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民,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开展民生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和产业化示范,着力加强民生科技队伍建设和市场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和发展民生科技产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