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邓小平找中宣部负责人谈话,跟他打招呼,要他不要再“下禁令”、“设禁区”了,不要“再把刚开始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拉向后退了”。杨西光、曾涛等6人1979年1月19日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情况》的联合发言。见《理论务虚会工作简报》(第一组)。8月中旬,邓小平在毛编办同一位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实践标准”那篇文章是对的,不要从“两个凡是”出发。要鼓励破除框框,不要设禁区。尽管如此,有关领导对真理标准的讨论和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的压制仍然存在,甚至有人把它说成是“非毛化”、是“丢刀子”、是“砍旗”。
1978年10月31日,《文学评论》编辑部召开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座谈会,与会者通过讨论达到了共识,认为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正确总结建国以来文艺工作的正反经验,促使我们的文艺事业大大向前发展。”许多人发言认为:检验文艺理论、方针、政策和文艺领导工作的方法正确与否,就是要看文艺创作是否真正繁荣。如果文艺理论不能解决创作中的实际问题,反而束缚作者的思想,那就谈不上理论的正确;如果文艺不繁荣,领导工作的正确也无从谈起;如果文艺政策不符合文艺界实际情形而又硬要贯彻,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只有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把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从被“四人帮”歪曲、搞乱了境地,放到科学的位置上去认识。这是实现文艺思想真正解放的唯一途径。《文学评论》1978年第6期。
1978年11月15日,新华社报道北京市委宣布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的信息,对文艺界进一步消除“余悸”,解放思想,起了极大的激励作用。同一天,《文艺报》第5期开辟了“坚持实践第一、发扬艺术民主”的专栏,刊登了茅盾、巴金、沙汀等人学习探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论文章。在编者按语中说了10月上旬该报编辑部召开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座谈会的情况:“大家认为,这是一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是现实的需要,历史的要求,我们文艺战线也要通过这场重大的讨论,来个思想大解放。我们要从解放以来29年文艺工作的实际出发,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这里透露出了要反思29年文艺工作发展的动向。茅盾在《作家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中指出:“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面前,不存在什么‘禁区’,不存在什么‘金科玉律’。这就为文艺事业开辟了广大法门,为作家们创造新体裁新风格乃至新的文学语言,提供了无限有利的条件。也只有这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不是一句空话。而要达到这境界,不能靠豪言壮志,要靠实践,再实践。”
如果说对“文艺黑线专政”论以及“三突出”“主题先行”论、“题材决定”论等的批判,从理论上批倒“四人帮”违反艺术规律的创作模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文艺界讨论的全面展开则是从方法论的思想高度,为新时期文艺思想的转型进行了准备。1978年初,国内许多报刊登了毛泽东1965年7月21日给陈毅的一封信,这封信主要涉及了“形象思维”在创作中的作用问题。其中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要作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反映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文学评论》1978年第1期。60年代,包括周扬在内的一些人,曾提出文艺创作要“用形象思维”的问题,后来受到批判,“文革”中则进一步强化理性,只承认抽象思维的作用,导致公式化、概念化的东西泛滥成灾。形象思维便无人敢涉足了。此信的公开发表,立即在国内引起一场关于形象思维的大讨论。毛泽东明确肯定形象思维在创作中的作用,大大解放了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有人评论说,信的发表,“不仅对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对于肃清帮八股的流毒,对于各行各业探讨和掌握本部门业务的特殊规律,对于包括理论研究的学风的改造,都将产生巨大的作用”。王朝文:《艺术创作有特殊规律》,《文学评论》1978年第1期。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文艺领域进入全面深入的拨乱反正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我们党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实现全面拨乱反正奠定了理论基础。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邓小平在12月13日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作为大会的书面报告,实际上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他提出,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严肃地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他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明确指出,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提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重申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真正实行“双百”方针。加强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提出“凡是过去搞错了东西,统统应该改正”。要科学地、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非。要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这一篇“主题报告”可以说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7年9月12日)第3部分。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从此,党掌握了拨乱反正的主动权,实现了党和国家的伟大历史性转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