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近期关注
高质量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访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钟瑛
发布时间: 2025-09-16    作者:孙美娟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5-09-16
  字体:(     ) 关闭窗口

  ■调研团队在新疆西柏食品有限公司调研。受访者/供图

  ■调研团队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新华水电光热一体化项目调研。受访者/供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治国理政战略全局,提出“治国必治边”“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等一系列重要论断与重大举措,坚持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大力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202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以我国历史上的边疆治理为主题,对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为后续工作指明方向。为深入了解我国边疆发展现状,以哲学社会科学助力国家稳定与繁荣,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经济史室于2023年申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高质量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的地方实践:成效、问题与建议”(以下简称“‘兴边富民、稳边固边’项目”)。近日,记者围绕如何高质量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的地方实践等问题,采访了该项目负责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钟瑛。

兴边富民是国家发展全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社会科学报》:钟老师,您好!您长期关注我国陆地边疆地区发展,并持续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项目进度。请问,您为何会高度关注边疆地区的发展?您认为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的核心目标是什么,其重要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钟瑛:我作为全国政协少数民族界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关注边疆地区发展是履职的必然要求。基于边疆地区的重要地位与当前存在的发展短板,我始终注重将学术研究与参政议政有机结合,这不仅能避免务虚研究,更能为国家大政方针提供务实建言。同时,在开展课题研究时,还可借助政协资源协调地方调研力量,突破调研中的诸多限制,获取更多数据,从而推动课题研究不断深入,为破解边疆发展难题提供切实支撑。

  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的核心目标是加强边疆地区发展、增进边疆居民福祉、促进国家稳定与繁荣。作为国家发展全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兴边富民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以及人民幸福和国家长治久安。正因如此,高质量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不仅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工作,更是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巩固边疆稳定的迫切需要。

  《中国社会科学报》:“兴边富民、稳边固边”项目选取内蒙古、新疆、西藏、云南、广西5个省区作为调研对象,有何特殊意义?

  钟瑛:我国陆地边境毗邻14个国家(地区),边境线全长约2.2万公里,涉及9个陆地边境省区,其中约1.9万公里位于民族地区,共有140个边境县(市、区),少数民族人口约7000万人。当前,一些边境地区存在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等状况,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特殊短板和薄弱环节。

  针对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的长期政策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经验模式,需从多维度开展系统化研究及总结,提炼推广成功经验、反思现存问题,为接续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工作提供有益借鉴。我们选取的5个边疆省区,均是分布在我国南、北区域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些地区既迎来空前的政策优势,也存在各式各样复杂难解的经济社会问题。因此,对这5个边疆省区的调研以及不同省区间的比较研究,对于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际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探索“研究团队+政协委员”调研模式

  《中国社会科学报》:据了解,您主持的“兴边富民、稳边固边”项目创新构建了“研究团队+政协委员”的调研模式。该模式有何创新之处,对开展调研工作具有哪些实际价值?

  钟瑛:“研究团队+政协委员”的调研模式新在打破了单一研究主体的局限,实现了学术研究力量与政协委员履职、基层政协资源的有机融合。该模式获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高度认可与大力支持,亦是我获得2024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的履职亮点之一。

  在全国政协要求委员常态化开展基层自主调研的背景下,“兴边富民、稳边固边”项目以课题内容为导向,邀请少数民族界其他委员参与调研:既依托在边疆地区任职的委员整合地方资源,强化调研落地性;又吸纳军队研究院的委员提供稳边固边领域的专业指导,补充国防安全视角;同时,邀请熟悉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如边疆文旅产业)的地方委员,丰富经济发展研究维度。

  在此基础上,项目进一步拓展为联合调研形式。通过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属中国人口发展研究中心团队合作,结合其在人口高质量发展领域的研究优势,针对性弥补本团队在边疆人口问题研究中的短板,形成跨领域协同效应。该模式在新疆调研中成效显著,团队形成的多篇信息稿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及全国政协采纳,实现了学术研究与参政议政的有机融合。

  《中国社会科学报》:目前,您和团队成员已经调研了内蒙古、新疆、西藏三地。通过调研,您认为当前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的工作成效怎样?能否结合具体案例说明一下有哪些好的经验值得推广?

  钟瑛:当前,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工作成效显著,边疆地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与此同时,边疆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民生福祉大幅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政策向边境地区倾斜。

  在兴边富民实践中,边疆地区的发展成效与产业培育、人口稳定呈现显著关联。调研发现,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等地通过产业发展实现民生改善,在产业转型与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特色鲜明:传统农牧产业转型成效突出,依托40多个民族聚居的多元文化优势,探索“非遗+旅游”路径,形成“以旅游传文化、以文化促旅游”的融合模式。与此同时,内蒙古满洲里市构建“一龙头一中心、两片区、三廊道”的全域旅游格局,通过“贸工一体、产旅融合”战略推动口岸特色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旅游+演艺”等运营模式有效激活区域经济活力。

  此外,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结合自身战略区位特点推进发展,其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毗邻,是连通中哈乃至亚欧的重要枢纽,兼具经济、政治与军事战略意义。调研团队针对当地人口规模较小、资源禀赋待开发等特征,在相关报告中建议依托新疆自贸试验区战略定位,推动设立阿拉山口分区(或创新区),以强化其在“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中的枢纽作用。以上实践表明,边疆地区需立足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方能实现兴边富民与人口稳定的良性互动。

推动边疆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基于目前您和团队的调研结果,您认为应从哪些方面持续优化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政策?

  钟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政策是保障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进各族群众福祉、维护国家边防稳固与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在优化兴边富民与稳边固边政策方面,我主要从实践层面阐述一些自己的思考。一是推动边疆地区基层领导干部及时、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关于边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精神与部署,确保工作方向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例如,可以通过专家讲座、政策解读等形式帮助干部掌握新理论与新要求。二是引导边疆地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打破思维局限,因地制宜融入全国新发展格局与统一大市场,在扬长避短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发展,避免局限于本地或周边区域的发展视角。

  《中国社会科学报》: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高质量发展是服务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新发展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性举措。您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通过哪些路径推动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钟瑛: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工作的决策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民族团结为根基,以安全稳定为底线,推动边疆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筑牢国家安全屏障,让边疆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凝聚起固边兴边的强大合力。

  未来,在推动兴边富民、稳边固边高质量发展方面,需从三方面着力。一方面,以产业融合激活内生动力,依托边境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农牧、跨境物流、文旅融合产业,构建“口岸+产业+社区”的联动模式。另一方面,以制度创新突破发展瓶颈,深化沿边自贸试验区、跨境合作区改革,完善通关便利化、要素跨境流动等机制。此外,以治理协同筑牢安全根基,构建“党政军警民”联防体系,强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各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