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近期关注
钟瑛:高质量发展全新动力使中国经济光明前景更强劲
发布时间: 2024-12-20    作者:钟瑛    来源:中国政协 2024-12-20
  字体:(     ) 关闭窗口

  在全球科技日新月异、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动力,强劲中国经济光明前景。

  一段时间以来,国际舆论中时有所谓“中国经济见顶论”等不符合实际的论调传播。这些唱衰中国经济的诸多论调,在本质上,或是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认知偏见和焦虑心态,或是别有用心,试图通过刻意制造恐慌情绪,搅乱我国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我们要立足中国经济发展实际,阐明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走向更加光明前景的实践逻辑,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有力论证回击那些唱衰中国经济的若干典型论调。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延展,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繁重前所未有,迫切需要进一步凝心聚力,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先机,不断夯实中国经济的良好基础与发展信心。

  党的二十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局出发,明确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用好新型生产工具、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三大要素,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从六大方面就如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作出重要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符合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有助于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更好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持续性。在全球科技日新月异、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动力,强劲中国经济光明前景。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明确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夯实新质生产力根基,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推动力,对于夯实新质生产力的人才根基具有基础性作用。科技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催生出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人才支撑新质生产力跃升,是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新质生产力的主体力量,在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中起着重要支撑作用。三者环环相扣、密不可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不断强化对现代化建设的支撑,取得重大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0%,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二是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5亿。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三是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居世界第二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创新主体和人才的活力进一步释放,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突出强调,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创新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洞察。

加快完善新型举国体制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唯有自力更生,以新型举国体制聚集有效资源进行核心技术突破,才能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新型举国体制”是对传统举国体制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在国际战略格局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举国体制,是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结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系列战略部署为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明确了目标、方向和要求。具体包括: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等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近年来,党中央深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进一步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科技宏观统筹得到有力加强,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启动实施,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呈现新气象。在量子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正式投产,C919大飞机实现商业运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组件“新三样”出口增速喜人。科技创新不仅提高了我们国家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了基础、注入了动力。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

  当今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和产业版图,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催生,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各国企业竞争的新赛道,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当前,重大颠覆性技术带动了以绿色、智能、融合、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变革,世界经济正步入新兴产业不断孕育发展的关键时期。

  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布局未来产业发展,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我国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我国聚焦发展的8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绿色环保产业、民用航空产业、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都属于关键领域,这些领域不仅代表着技术层面的突破,更体现了制度、管理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创新。我国聚焦布局的9大未来产业,包括: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都具有高度的创新性和前瞻性,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当务之急是,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在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同时,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夯实物质技术基础。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部署,已经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简单通俗地说就是“五统一”“一破除”,即通过统一的基础制度规则、统一联通的市场设施、统一的要素资源市场、统一的商品服务市场、统一的市场监管以及破除地方保护,来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超大规模市场。

  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实施《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这是关键时期出台的关键性改革文件,清晰擘画了我国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基本路径,其基本逻辑是:以制度规则统一为基础,以高标准联通的市场设施为支撑,以打造统一的要素、资源、商品、服务等市场为重点,以公平统一的市场监管为保障,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为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行动纲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改革举措。

  近年来,围绕党中央关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大部署,国家相关部门多措并举、积极推进,迄今已经破除了一批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突出问题,一批推动市场高效联通的重点任务已见成效,重点领域改革加力推进并取得积极进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正成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参与分配,是与我国多种所有制形式相适应的,并由生产要素所有权引起的。劳动、资本、土地是数量型的生产要素,适应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的需要;知识、技术、管理是质量型生产要素,反映了高质量发展对生产要素的投入要求;数据是经济活动数字化进程的需要,体现了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分配制度的与时俱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由“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新时代新征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在集中力量部署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同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具体举措是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实施中长期激励政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将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纳入收入分配机制,为各类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指明了方向。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对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和数据等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提出指导意见,对构建发挥各类生产要素活力的分配机制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健全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

  实践证明,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导向,对于调动各类生产要素参与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各类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当今世界的全球化浪潮中,对外开放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我们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强大决心和坚强意志。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是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的拓展,更是对外开放质量和效益的提升。高水平对外开放意味着更加开放的市场、更加优化的营商环境、更加高效的资源配置,以及更加深入的国际合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球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世界局势下,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中国在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进程中,不断引导开放资源向重点区域集聚,依托自身功能定位和比较优势,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集聚扩散效应,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正以实际行动证明,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既发展了自身,也造福了世界。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刻演变,经济社会开放合作的外部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对外开放也面临诸多新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专门部署,涉及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等。这些重大改革部署体现了中国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将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促进“双循环”中不断拓展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改革,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作者:钟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中国政协》2024年第24期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