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近期关注
贾子尧:构建新发展格局 应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调整挑战
发布时间: 2020-12-21    作者:贾子尧    来源:社科院专刊 2020-12-18
  字体:(     ) 关闭窗口

  构建新发展格局 应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调整挑战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基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产业链供应链是畅通国内国际经济循环的关键。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已呈现出本地化、地区化的趋势。而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生产网络产生了巨大冲击,加快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调整的进程。为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应顺势而为,立足畅通国内国际经济循环,调整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促进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众多国家经济活动按下“暂停键”,全球生产网络的供需两侧均受到巨大冲击。从供给方面来看,全球三大生产网络中心国家(中国、美国、德国)受疫情影响均比较严重,国际分工发展最为深入的汽车、电子、机械设备制造等产业供应链受到的冲击和影响最大。从需求方面来看,全球65%以上的终端需求市场受到疫情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20年6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9%,只有少数经济体能够实现正增长。可见,此次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更为严重。研究表明,发生经济危机时,相比生产国内消费最终产品的产业和出口最终产品的产业,出口中间产品的产业(即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产业)受到的打击更大。新冠肺炎疫情将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大幅收缩。

  虽然疫情并未改变各国成本结构和技术能力,但这种外部冲击促使各国愈加重视安全因素在全球生产制造布局中的重要性,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将成为推动全球供应链调整的重要动力。全球供应链的风险管理发展滞后,导致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严重不足。疫情过后,欧美国家势必加快推动制药和医疗器械产业供应链回流本国。其他产业的上游公司也将为实现供应链自主可控而调整供应链布局,缩短供应链长度,实现供应链的本地化、周边化。从宏观上看,美国有可能推动供应链转移到美国本土、墨西哥、巴西等美洲国家,德国有可能推动供应链转移到东欧国家。可以预见,欧美一些企业家、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实施贸易保护的主张和决心将更加坚定,我国目前已有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将被严重削弱。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收缩进一步暴露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短板,美国可能利用疫情泛化安全问题,加速中美科技“脱钩”,进一步从产业链供应链层面遏制我国发展。疫情期间,新兴技术的应用成为亮点。智能医疗、远程问诊、健康码为抗击疫情提供了有效助力,电子商务、线上零售成为促进消费的重要渠道,云课堂、云会议、云办公构建了新的工作方式。疫情过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将加快发展,而美国很可能加大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打压力度,加速中美在重点高科技产业实现“脱钩”。这也将进一步加快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调整的步伐。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本地化、地区化的背景下,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无疑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要求我国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调整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完整性和现代化水平,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最终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这不仅是应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调整的策略,也是推动我国继续发展、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重大战略举措。

  围绕畅通国内大循环,调整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布局,进而促进我国全产业链优化升级,需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第一,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攻克“卡脖子”问题。产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当前制约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重大短板。一方面,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自主化程度低,关键共性技术缺失,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不能满足需要。另一方面,芯片、工业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关键环节存在“卡脖子”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高度重视关键共性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战略性技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完善标准、计量、专利等基础服务体系,加快提升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水平。规划建设一批以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领域为重点的现代化企业,夯实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根基。

  第二,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保持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完整性。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一味强调第三产业发展,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去制造业”现象。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调整、供应链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需要格外警惕我国出现“去工业化”。从大局来看,我国现阶段还不适宜大量转移低端产业,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对于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强调的是,这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并不矛盾,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并不意味着要扩大落后产能。要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精准施策,确保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

  第三,促进产业在国内各区域间有序转移,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超过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的人口总和。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有能力形成与当前国际产业分工程度相当甚至更高水平的产业分工体系。市场规模的扩大能够促进产业分工的细化,而产业分工的发展又能够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形成产业不断精细化、高端化,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我国布局产业链应该眼光向内,着力构建更加协调的区域经济循环体系,推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并在中西部、东北等适宜地区规划发展高端产业,拓展我国产业发展空间。这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此,必须推进国内市场一体化,防止地方保护主义抬头导致国内市场分割,坚持全国“一盘棋”,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加快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

  第四,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提升供应链上下游协同管理能力和供应链风险管理水平。要加大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基建”投入,为国内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基础设施。建立政府与企业良好的沟通机制,有效汇总“链主”企业、物流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金融企业构建数字化、智能化供应链的需求,使“新基建”有的放矢,提高效率。注重培育数字化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一方面,培育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政府牵头整合国内研究机构、企业和行业协会等资源,建立数字化供应链安全评估与风险预警中心,为国内外供应链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另一方面,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外贸企业等向数字化供应链服务企业转型,提供集交易、融资、结算、物流配送、进出口代理、品牌培育、营销推广等为一体的集成服务。

  第五,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并注重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我们应该站在新的高度理解国内、国际循环的关系。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深度嵌入美欧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循环中,尽管已基本完成工业化,但仍然处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在东亚生产网络中占据枢纽地位,要实现产业升级,客观上必须改变现有的国际经济循环格局。目前我国发展国内大循环,正是国际经济循环格局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调整对我国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历史机遇。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畅通国内大循环,积极推动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