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至2010年各月第二产业用电量及增速
统计显示,今年6月,全国日均发电量达到116亿千瓦时,比5月份日均增加3亿千瓦时,已经超过2008年和2009年同期水平,而与此同时,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能源形势和整体经济运行密不可分,目前的能源形势反映出怎样的经济运行总体格局,经济结构调整给能源经济形势带来怎样的变化和影响?
在“十二五”的能源发展规划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比例要达到15%,碳减排达到40%-45%,实现这两个目标将给我国的能源结构带来怎样的转变?
日前,能源方面的权威专家对2010年能源经济形势和“十二五”能源规划进行了解读。
驶过暗礁险滩:持续向好态势增强
今年5月以来,由于电厂进入度夏时期,备煤积极,我国港口煤炭库存下降,煤价持续上涨。
其实,自今年二季度以来,随着工矿企业生产稳定恢复、高载能行业用能迅速攀升以及大部分地区气温升高影响,我国煤炭市场呈现出“淡季不淡”的特征。
“2009年,各项拉动经济政策的效应在2010年得到充分释放,我国经济呈现持续、稳定复苏的局面。由于去年上半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基数较低,今年上半年能源供需增幅较高,绝对量已恢复甚至超过经济增长较快的2008年同期水平,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周喜安对今年总体能源形势作出了这样的判断。
能源作为反映宏观经济增势最直观、最直接的部门,对宏观经济的反映更体现在数量指标上。周喜安指出,上半年,我国煤炭供需总体呈紧平衡,电力市场供需两旺,成品油市场逐步回暖。事实上,煤炭、电力、成品油这些指标都可以反映问题,但最直观的还是发电量。上半年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19.3%,用电量增长21.6%。
周喜安分析说,一些重要能源指标的绝对量在经济的转折时期或者是上行、下行变化过程当中,更直观地反映出宏观经济的总体水平。今年上半年,我国重要能源指标的绝对量已经恢复,甚至超过经济增长较快的2008年的同期水平。特别是从上半年全国日均发电量来看,总体呈高位运行态势。6月份我国日均发电量116亿千瓦时,不仅高于2009年同期的103亿千瓦时的数据,也高于2008年同期的数据。
“速度快,质量好”是上半年能源经济运行的另一特色。上半年,我国能源产能稳步增长,特别是电力增长较快,各方面的迎峰度夏抓得早,电量比较充足。尽管进入6月下旬,特别是到7月份以后,全国用电负荷屡创新高,但目前还没有出现拉闸限电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