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近期关注
从能源指标看宏观经济走势
发布时间: 2010-07-26    作者:李慧    来源:光明日报 2010-07-26
  字体:(     ) 关闭窗口

  2009年至2010年各月第二产业用电量及增速

  统计显示,今年6月,全国日均发电量达到116亿千瓦时,比5月份日均增加3亿千瓦时,已经超过2008年和2009年同期水平,而与此同时,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能源形势和整体经济运行密不可分,目前的能源形势反映出怎样的经济运行总体格局,经济结构调整给能源经济形势带来怎样的变化和影响?

  在“十二五”的能源发展规划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比例要达到15%,碳减排达到40%-45%,实现这两个目标将给我国的能源结构带来怎样的转变?

  日前,能源方面的权威专家对2010年能源经济形势和“十二五”能源规划进行了解读。

  驶过暗礁险滩:持续向好态势增强

  今年5月以来,由于电厂进入度夏时期,备煤积极,我国港口煤炭库存下降,煤价持续上涨。

  其实,自今年二季度以来,随着工矿企业生产稳定恢复、高载能行业用能迅速攀升以及大部分地区气温升高影响,我国煤炭市场呈现出“淡季不淡”的特征。

  “2009年,各项拉动经济政策的效应在2010年得到充分释放,我国经济呈现持续、稳定复苏的局面。由于去年上半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基数较低,今年上半年能源供需增幅较高,绝对量已恢复甚至超过经济增长较快的2008年同期水平,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周喜安对今年总体能源形势作出了这样的判断。

  能源作为反映宏观经济增势最直观、最直接的部门,对宏观经济的反映更体现在数量指标上。周喜安指出,上半年,我国煤炭供需总体呈紧平衡,电力市场供需两旺,成品油市场逐步回暖。事实上,煤炭、电力、成品油这些指标都可以反映问题,但最直观的还是发电量。上半年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19.3%,用电量增长21.6%。

  周喜安分析说,一些重要能源指标的绝对量在经济的转折时期或者是上行、下行变化过程当中,更直观地反映出宏观经济的总体水平。今年上半年,我国重要能源指标的绝对量已经恢复,甚至超过经济增长较快的2008年的同期水平。特别是从上半年全国日均发电量来看,总体呈高位运行态势。6月份我国日均发电量116亿千瓦时,不仅高于2009年同期的103亿千瓦时的数据,也高于2008年同期的数据。

  “速度快,质量好”是上半年能源经济运行的另一特色。上半年,我国能源产能稳步增长,特别是电力增长较快,各方面的迎峰度夏抓得早,电量比较充足。尽管进入6月下旬,特别是到7月份以后,全国用电负荷屡创新高,但目前还没有出现拉闸限电的现象。 

    1. 从长周期视角观察国内外经济形势
    2. 全面客观看待经济形势新的变化
    3. 用新常态的大逻辑认识当前经济形势
    4. 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既要看速度,还要看结构
    5. 如何正确分析和看待当前我省经济形势
    6. 辩证看待我国当前经济形势
    7. 分析经济形势要有全面和综合的观点
    8. 马建堂:辩证看待我国当前经济形势
    9. “衔接期”的政府作为是关键——2015年一季度经济形势解读
    10.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