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学术争鸣
独具特色的国际政治和地区国别研究
发布时间: 2011-05-10    作者:李兴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04-21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国的俄罗斯研究一瞥

  俄罗斯是世界大国之一,又是中国最大的邻居。俄罗斯研究是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意义非同小可。冷战结束以来,中国的俄罗斯问题研究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国际格局、俄罗斯国际地位和中国外交的微妙变化。

  从苏联时期的“中心”迅速边缘化

  在苏联解体初期,俄罗斯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都在转轨,甚至处于混乱和无序状态。与苏联时期相比,综合实力大大削弱,国际影响力大为下降,被人视为失败者。与其国际地位一落千丈相适应,中国关于俄罗斯的研究也从苏联时期的“中心”迅速边缘化,主要表现为研究人才减少和流失。由于懂俄语的人才一部分转行或做生意,一些研究俄罗斯问题的期刊如《苏联历史》、《苏联历史问题》、《苏联问题研究》等不得不停办;俄罗斯研究的规模和机构也日渐萎缩。中国学者对俄罗斯问题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探讨苏联演变的原因和教训,苏联兴亡史、苏联兴亡史论等多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课题得到批准;二是俄罗斯的“转轨”,包括政治多党制、经济上的“休克疗法”、外交“双头鹰”各个方面,其中负面的评价比较多;三是研究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其中正面评价占主流,学界普遍认为这是叶利钦唯一得到俄罗斯国人认可、没有太多争议的领域。

  研究恢复“正常”获得学术关注

  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统八年间,由于采取铁腕手段加强中央权力,整顿社会秩序,借助俄人心思定的有利时机,利用国际市场上高涨的油价,实现了俄罗斯总体政局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在外交方上灵活务实,以国家利益为中心,善于抓住机遇,迅速缓和与西方的关系,也敢于对西方强硬,俄罗斯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人称“普京中兴”。西方感叹“俄罗斯奇迹”,普京本人在国内也获得了令西方国家领导人难以企及的高支持率。中国对俄罗斯的研究由原来的渐显冷清出现了转机,开始恢复“正常”,俄罗斯逐渐获得了相应的学术关注。谈论俄罗斯的声音也多起来了,关于俄罗斯的课题明显增多。我国学术界谈论得比较多的是普京打击国内金融寡头、恐怖主义和车巨分裂势力的斗争,俄罗斯能源外交、大国外交和新安全观、东正教的复兴、上海合作组织的意义和前途、颜色革命从风起云涌到偃旗息鼓、俄美关系何去何从、俄罗斯的军事战略和人口政策、“主权民主”理论的提出、俄罗斯能否重振雄风、“普京道路”和普京其人、普京任满后的政治安排等。

  回归平和客观少了学术上的“势利”

   2008年形成新的政治架构“梅普组合”。这种将帅易位,无论在俄罗斯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不久之后爆发的俄格战争,更展示了一个有实力坚决捍卫国家利益的俄罗斯形象。西方感叹作为一个全球玩家的“俄罗斯又回来了”。俄罗斯摆脱了苏联解体以来的软弱退让形象,不再被视为一个失败者。但接踵而至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俄遭受重创,俄罗斯大国复兴尚需时日。“梅普组合”运转基本正常,俄罗斯日益自信,作为一个大国正常行事,中国对俄罗斯的研究也回归正常、平和、客观,少了一些学术上的“势利”,对中俄友好更有信心。中国学术界认真地研究俄罗斯经济的痼疾,关注俄罗斯外交“东倾西向”的调整和俄美关系“重启”,思考如何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中俄在“核心利益”上的相互支持,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加强沟通和协作,在上合、金砖、G20、联合国等多边框架下加强合作。俄罗斯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如何调整能源依赖型经济结构,实现创新型国家的现代化,争取加入WTO,如何处理与日本的领土争端,俄罗斯的北极构想和能源战略,也都是中国学者关注的重点。随着俄罗斯总统大选的临近,梅普关系有可能成为学术界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

  多学科手段综合、立体地研究俄罗斯

  从地区来看,我国的俄罗斯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和华北;从城市来看,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哈尔滨和长春;从单位来看,既有国家部委,如外交部、中联部、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也有国家研究机构,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另外,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外交学院、吉林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新疆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也是我国俄罗斯研究的中心之一。四川大学和黑龙江大学也相继成立了俄罗斯研究院。一些著名大学都在纷纷招聘俄罗斯教学研究方面的师资力量。在期刊方面,在已有《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俄罗斯研究》、《俄罗斯文艺》、《西伯利亚研究》等传统核心期刊外,又新增了《俄罗斯学刊》、《东北亚研究》、《远东经贸导报》等报刊。

   我国的俄罗斯研究,既有一批功底深厚的老专家,也有一批崭露头角的新秀,他们相对甘于寂寞、清贫,扎实研究。各类研究力量均致力于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良性发展。同时,俄罗斯研究日益走向国际化,如中国、日本、韩国成立了东亚地区欧亚研究会,轮流在中日韩进行学术研讨。一批中国学者包括年轻学者与美欧日等俄罗斯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联系,并在国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中国欧美同学会苏东分会学术活动活跃,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几乎每年都召开以中俄学者为主的国际会议。中俄两国“国家年”、“语言年”等活动加强了相互了解。采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历史、文化、科技等多学科手段综合、立体地研究俄罗斯,研究俄罗斯的方方面面,形成独具特色的国际政治和地区国别研究——“俄罗斯学”,成为未来中国俄罗斯研究的大趋势。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1. 试析“9·11”十年国际政治新变化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