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国史学术会议
“中国共产党历史前沿问题”系列讲座第二十讲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4-05-23    作者:    来源:“清马来了”微信公众号 2024-05-23
  字体:(     ) 关闭窗口

  2024年5月16日,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清华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前沿问题”系列讲座第二十讲在舜德楼418成功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欧阳雪梅研究员应邀出席并作“新中国文化建设的演进及主要经验”讲座。本次讲座由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宪明教授担任主持人。

  欧阳雪梅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共党史、当代中国文化史研究工作,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主任。出版有《新中国文化建设论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第一作者),《当代中国文化》(被译为英、法、俄、西班牙、阿拉伯、波斯等多种文字)等著作,主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1949-2019)》《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新中国70年文化建设成就与经验》《当代中国文化史探微》等著作;在《当代中国史研究》《党的文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欧阳雪梅研究员

  文化建设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一个重要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欧阳雪梅研究员从文化建设与民族复兴间的重要关系开题,系统讲述了新中国75年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基本成就与经验。新中国文化史是新中国史的分支学科,是从国家的角度出发来研究文化建设、改革与发展历史中带整体性、全局性的问题,主要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由政府主导、以人民为中心开展文化建设,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欧阳雪梅研究员根据文化建设的时代特征,从以下三个历史阶段分别介绍了新中国文化史的发展情况。

  第一阶段,奠基社会主义文化基础(1949-1976)。

  欧阳雪梅研究员首先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思想及实践是新中国文化建设的基础。从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民主、科学等价值观念,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到《新民主主义论》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规划了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的蓝图;同时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文化实践,设立宣传机构,通过创办学校、办报办刊、文艺创作及演出等多种方式建设人民文化,动员、教育人民,革命文化成为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重要战线。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文化建设的显著特点是“破”与“立”的结合。基于社会形态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是改造与建设并举。一方面,对旧的文化进行改造,破除旧文化残余的影响;另一方面倡导文化的创新,积极进行先进文化的建设,确立文化建设的方向,即“为人民大众服务、为工农兵服务”,自上而下建立文化建设制度体制,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中国共产党坚持文化的人民立场,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人民文艺、人民教育、人民文化,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彻底打破少数统治者和知识精英垄断文化的格局;编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加强思想教育与引导,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电影《武训传》中的错误历史观等,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

  在这一历史时期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获得创新发展,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方针;国家设立文物事业管理局,建立古籍整理和出版规划小组,逐步建立了文物保护制度,保护文化遗产;从苏联、东欧进口社会科学、科学技术类书刊,学习借鉴苏联文学、美术、舞蹈、音乐,戏剧创作的理论、艺术形式和技术手段,尤其是电影创作的蒙太奇理论和技巧,丰富了中国文艺的样式和审美观念,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量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的红色经典,同时,开展社会主义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及与西方国家开展了一定程度的民间文化交流。这一时期,回答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作用任务、指导思想、价值内核及发展方向、方针等根本性问题,奠定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石,也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的人民文化。随着“以阶级斗争为纲”,影响了党对文化领域的判断,文化探索遭遇重大挫折。

  第二阶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976-2012)。

  欧阳雪梅研究员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文化建设过程概括为三个时期: 结束“文化大革命”后,中共中央总结和反思新中国成立后文化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文化领域进行拨乱反正,在改革开放背景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确立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经历挫折后转入正轨,逐渐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随着“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共中央提出“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20世纪90年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针对流行文化盛行、消费主义初见端倪格局,提出“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跨入21 世纪,中国加入世贸,为增强文化竞争力,实现经营性文化产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分离,重塑文化市场主体,拓展文化的经济价值,激发文化活力,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在不断创新观念、思路、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提高了文化开放水平。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次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这就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提高了人的主体地位,激发了人民的文化创造力,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空前活跃,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既生气勃勃,也众声喧哗。

  第三阶段,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012-迄今)。

  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化建设秉持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明确“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包括坚持理论创新与武装相结合,积极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改变“两个舆论场”格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并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强调“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强调人民既是文化创新创造的主体力量,也是文化创新成果的评判者和享有者;提倡文明交流互鉴,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深刻回答了在新时代为什么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如何推进文化建设等重大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其特征,有力引领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这体现了新时代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的努力。

  欧阳雪梅研究员总结新中国文化建设的经验,即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和发展环境是文化生产的重要基础、正确处理古今中外文化关系、造就宏大人才队伍等。

讲座现场

  在提问环节,欧阳雪梅研究员就新中国初期文化领导权的确立、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向线上、线下的同学作出简要回答。

提问环节

  在总结环节,王宪明教授对欧阳雪梅研究员的精彩报告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本场讲座作总结发言。王宪明教授指出,欧阳雪梅研究员的报告将文化建设从国家基本纲领、政策和体制建设的大前沿视角,到文化研究的实际内容和理论方法,内容丰富,多者兼顾,给予研究者和学习者以深刻的启示。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要努力践行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

 

讲座合影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