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国史学术会议
“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发布时间: 2012-09-19    作者:记者 邓之湄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2-08-31
  字体:(     ) 关闭窗口

  本报讯(记者邓之湄)829,“2012中国社科论坛—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主题为“中日关系展望:从历史走向未来”。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中华日本学会、全国日本经济学会承办。

  前国务委员、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唐家漩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出席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武寅和日本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丹羽宇一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唐家漩在演讲中说,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是中日关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个重要年份。过去的40年是中日关系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给两国人民带来实惠最多的40年,两国关系在各领域、各层次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但发展历程绝非一帆风顺,经历过冷暖起伏,遭遇过严峻挑战。21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在国际和地区格局深刻演变,中日两国不断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下,中日关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步增多。今年,中日关系中的一些新老问题相继升温,当前最突出的是钓鱼岛问题。年初以来,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接连出现一系列消极动向,尤其是近来“购岛”问题持续发酵,日前日方在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非法抓扣中国公民和船只,之后又出现日方人员登岛等诸多事态,引起中国民众强烈愤慨,给两国关系带来了严重干扰。

  唐家漩强调,要坚决防止事态升级失控从而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大局,中日两国要做到“三要、三不要”即:要承认争议而不要否认争议;要搁置争议而不要激化矛盾;要多做有利于稳定的事,而不要单方面采取行动,使事态复杂化和扩大化。为了努力使中日关系回归健康发展轨道,中日双方要努力做到以下四点:一是增进互信,巩固两国关系政治基础;二是深化合作,为两国人们创造福祉;三是扩大交流,夯实两国关系民意基础;四是开拓视野,扩大国际地区层面的合作。

  唐家璇特别指出,只要中日双方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牢牢把握两国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坚持按照四个政治文件和双方迄今达成的共识妥善处理有关问题,坚定推进战略互惠合作,就一定能够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武寅表示,如何应对中日关系最近出现的许多令人担忧的新情况和新挑战,是两国专家学者需要共同面对和思考的问题。这种着眼未来的思考,需要明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大是大非,需要相互正确认识对方的发展,需要正视客观存在的领土争端,并通过对话和沟通解决争议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中国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改善中日关系贡献智慧,为发展中日关系建言献策,我们也希望得到日本及国际社会中同行的理解、支持与合作,让我们携手为改善和推动中日关系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全国日本经济学会会长王洛林,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华日本学会名誉会长刘德有,日本驻华公使垂秀夫,日本原驻华大使谷野作太郎,日本原内阁官房副长宫助理柳泽协二,日本原文化厅长官青木保等国内外2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围绕“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点及启示”、“构建中日互信的建言”、“中日经贸合作的走向”、“中日文化交流的新视野”等四个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李薇主持。

    1. 当代中国改革的基本特点
    2. 胡锦涛与乔纳森互致贺电庆祝中尼两国建交40周年
    3. 中日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