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理论动态
不断巩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发布时间: 2010-08-24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8-24
  字体:(     ) 关闭窗口

  4.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010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要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最广泛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集聚发展力量”。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关键是把握好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关系。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尽管它们的性质不同,但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我们必须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搞好公有制经济,才能保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始终坚持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不动摇,结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着力解决制约改革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继续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强做大有优势的国有企业。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还要深化垄断性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引下,非公有制经济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异军突起,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截至2009年6月,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692万多户,占全国实有企业数的70%左右。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3063万多户,资金数额9850多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一半以上,上缴国家的税收比重不断增加。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继续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进一步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的原则,破除体制障碍,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积极提供创业辅导、信息咨询、财税金融支持、法律帮助、员工培训等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维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切实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自身也要把握有利条件,不断增强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健全治理结构,克服短视行为,保障员工权益,在加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自身素质上有更大作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作出新的贡献。

  5.为什么不能搞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既是一个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既不能因为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就排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搞单一公有制;也不能因为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就否定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搞私有化。

  有人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今天之所以发达,就是因为实行了私有化,发展中国家要想富强必须走私有化的道路。目前,世界上实行私有制及推行私有化的国家有近200个,其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只有极小一部分。2009年联合国公布的49个最不发达国家中,48个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即使是少数的发达国家,大部分也是通过殖民统治、经济掠夺等方式完成其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尔后又利用经济、技术等垄断优势在全球攫取超额利润维持其发达地位。然而,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不仅无法复制少数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找到发展的捷径,相反,一些国家由于大力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市场自由化、贸易自由化,结果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导致经济严重衰退、社会分化、人民贫困,甚至出现社会动荡。惨痛的事实警醒人们,搞私有化绝不是实现经济发达的捷径,更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由历史的、现实的多种因素决定的,关键是要建立符合国情的社会经济制度,为生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有人认为,只有搞私有制才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而且只有私有制才会有效率。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的一种经济体制,既可以同资本主义私有制结合,也可以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公有制企业还是私有制企业,都可以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一个企业的具体经营绩效会依市场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状态,现实中任何一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都有可能盈利或亏损。无论是公有制企业还是私有制企业,只要经营管理不善,在实践中就会出现效率不高的现象。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初步找到了一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国有经济的路子,在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发展新型国有企业上取得巨大进展。2009年由《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国有企业有33家,中远集团、中国五矿、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一批处于竞争领域的大企业榜上有名。在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中,公有制经济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和活力。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并不意味着搞单一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片面追求公有制经济所占比例,就会违背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规律,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影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公有制经济成分的比重越高,就越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对所有制结构的评价标准,不能只看所有制成分的比重,还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历史经验教训表明,单一公有制不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不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也不能实现国富民强。

    1. 新中国成立以来基本经济制度形成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2.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对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3. 从理论与历史双重逻辑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
    4.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结构性变迁
    5. 巩固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是突破 “贫困陷阱”的原动力
    6. 重视和加强对基本经济制度的研究
    7. 结合新的实践深化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
    8. 中国国有经济70年:历史、逻辑与经验
    9.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所有制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10. 郑有贵: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两个论断不可分割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