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理论动态
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真理——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
发布时间: 2010-08-23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8-23
  字体:(     ) 关闭窗口

  2.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所在,贯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掌握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是坚持和运用其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基本前提是澄清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的模糊认识。

  马克思主义始终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这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胡锦涛同志强调,相信谁、为了谁、依靠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共产党宣言》庄严宣布:“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立足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全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正因为这样,马克思主义理论才成为对人民大众最有吸引力的强大思想武器。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就是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首先是对人民群众有真挚的感情,关键是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根本是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边”,“如果不帮助人民,就是背叛马克思主义”。人们常说,延安革命根据地政权“是陕北人民用小米哺育出来的”,淮海战役“是人民用独轮小车推出来的”,改革开放“是适应人民愿望、根据群众创造搞起来的”。历史一再启示我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才能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马克思主义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中。马克思主义包含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比如,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观点;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关于社会形态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基本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基本观点;关于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观点;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观点;等等。这些基本观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之中。

  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历史趋势的基本观点,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有理想信念的支撑,方志敏“愿把牢底坐穿”,雷锋甘做“螺丝钉”,焦裕禄全心全意当人民的“公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体现。这一共同理想,把党的奋斗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集中体现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现阶段,坚定理想信念,就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自觉践行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

  马克思主义方法,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世界观中包含方法论,方法论中渗透着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有机统一的。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毛泽东同志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工具看待,没有什么神秘,因为它合用,别的工具不合用。”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加以概括,形成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尽管时代在不断前进,形势在不断变化,马克思主义仍然是观察和解决当代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思想武器,是我们的“望远镜”和“显微镜”。

  把握马克思主义方法,关键是要把握唯物辩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唯物辩证,要求我们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认识世界,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矛盾对立统一过程中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坚持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认识跟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中坚持真理、纠正错误,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坚持群众路线,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调动各方面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当前,改革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各种问题和矛盾集中凸显,更要始终牢记,真正的英雄是群众,真正的力量在群众。“拜人民为师,这就灵了。”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和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只有从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中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实质,才能完整准确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1. 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维度
    3.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4. 李洪峰: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5.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历程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由之路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演进轨迹与时代特征
    8. 刘仓: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9. 所有制改革与所有制结构演变
    10.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的若干理念问题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