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论点荟萃
中国市场化指数的测度与评价:1978~2008
发布时间: 2011-02-11    作者:曾学文 施发启 赵少钦 董晓宇    来源:《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1-02-11
  字体:(     ) 关闭窗口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了反映市场化进程的全貌,以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系列报告为基础,建立了一套市场化指数连续测度的方法,提供了改革开放30年市场化指数的时间序列。30年来我国经历了一个快速市场化的进程,市场化指数从1978年的15.08%2008年的76.40%,其中市场化程度评价的五个基本因素“政府行为规范化”、“经济主体自由化”、“生产要素市场化”、“贸易环境公平化”和“金融参数合理化”的改革均得到了长足进展;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可划分为19781991年、19922000年、20012008年三个阶段,这与理论界对中国改革历程的阶段划分基本一致。其中在第一个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取向还未确立,因此,市场化程度虽有发展但水平相对偏低,从15.08%升到21.10%;在第二个阶段,随着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从26.04%提高到60.64%,超过了国际公认的60%的市场经济标准的临界水平;在第三个阶段,以加入WTO为契机,中国的市场化水平持续上升,从64.26%上升到76.40%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