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了反映市场化进程的全貌,以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系列报告为基础,建立了一套市场化指数连续测度的方法,提供了改革开放30年市场化指数的时间序列。30年来我国经历了一个快速市场化的进程,市场化指数从1978年的15.08%到2008年的76.40%,其中市场化程度评价的五个基本因素“政府行为规范化”、“经济主体自由化”、“生产要素市场化”、“贸易环境公平化”和“金融参数合理化”的改革均得到了长足进展;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可划分为1978~1991年、1992~2000年、2001~2008年三个阶段,这与理论界对中国改革历程的阶段划分基本一致。其中在第一个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取向还未确立,因此,市场化程度虽有发展但水平相对偏低,从15.08%升到21.10%;在第二个阶段,随着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从26.04%提高到60.64%,超过了国际公认的60%的市场经济标准的临界水平;在第三个阶段,以加入WTO为契机,中国的市场化水平持续上升,从64.26%上升到76.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