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论点荟萃
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不矛盾
发布时间: 2010-07-26    作者:张景华    来源:光明日报 2010-07-26
  字体:(     ) 关闭窗口
  7月以来,广州市政协一份关于增加电视台普通话播音时间的提案,引发了一场关于“粤语存亡”的大争论。从政协委员到普通市民,“保卫粤语”成了重要话题。普通话与粤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一份提案引发的“推普废粤”之争

  今年6月,广州市政协针对亚运会软环境相关问题进行调研时,在其网站上挂出了关于广州电视台播音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观众希望广州电视台继续沿用粤语播报方式。

  7月5日,广州市政协提案委副主任纪可光将一份《关于进一步加强亚运会软环境建设的建议》提案交给广州市市长万庆良。其中一条是:亚运会今年11月要在广州举行,建议在广州电视台综合频道和主要频道黄金时段的新闻播音,由粤语改为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为办好广州亚运会创造条件。

  随即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发出一条微博:“今天获得消息,广州市政协将正式建议广州电视台新闻和综合频道全部或在主要时段改播普通话,母语危矣!”短短几个小时,便有上千条评论和数千条转载。

  几天后,广州当地媒体报道了广州某小学“封杀”粤语一事,讲述了老广州祖孙语言不通、新广州人想学粤语而无环境的经历。这一消息无疑令反对提案的广州人郁闷纠结。

  一时间“保卫粤语”之声四起。

  《新周刊》执行主编封新城一条微博:“没有方言的城市是可耻的。”成了转发率最高的评论之一。

  广东著名媒体人陈扬叹息:“粤语沦陷。被消失的方言后面必定是被弱势的文化。”

  更有网上无数的留言力撑“粤语”:“粤语是很多海外华侨华人维系故土的根,不能砍断。”“粤语、普通话之争实际上是南北文化冲突,岭南文化垂危。”

  值得注意的是,在反对提案、捍卫“粤语”的广州人中,有众多80后、90后的年轻人。7月11日,一批广州本土的“80后”在广州一家公园集会,利用“快闪党”的方式齐唱粤语歌。

“保卫粤语”背后的文化焦虑

  这场辩论,把建议在电视台推广普通话的代表人物、市政协提案委副主任纪可光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网上谑称他为“碎粤神偷”。

  在广州出生、长大、工作至今的纪可光,在接受广州媒体采访时表示:广州不仅仅是广州人的广州,它还是国家中心城市之一的广州,也是国际化的广州,广州应该有开放、包容的胸襟,让在广州学习、工作的外来人融入广州,而这种融入首先是语言上的融合。我不是建议“取消粤语”,我只是呼吁主频道应以普通话为主。

  其实,早在2009年,为迎接亚运会,广州电视台就投资3000万元,将原来用粤语播出的经济频道改为普通话播出,另将粤语播出的“午间新闻”也改为普通话。然而,改版后的经济频道收视率并不理想,今年初又改回粤语播出。不过,在纪可光看来,收视率与思想观念、节目制作、播出质量有很大关系,为了追求收视率而改用粤语是“因噎废食”。

  令人不解的是,在广州市政协提交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亚运会软环境建设的建议》中,共有35条,为何这条增加电视台普通话播音的建议令广州人有如此大的反应? 

    1. 从与OV-VO相关和不相关参项考察普通话的语序类型
    2. 推广普通话,不是消灭地方文化
    3. 讲老百姓听得懂的话
    4. 关于国家语言的新思考
    5. 养老金双轨制有望获得突破 深圳今年启动改革
    6. 罢课抵制教师做法待商榷
    7. 汉语方言不会消失
    8. 语言认同:通往语言和谐之路
    9. 保护方言 该怎样发力
    10. 【解放日报】上海话:怎样才能不枯萎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