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论点荟萃
中国不能没有航母
发布时间: 2010-06-02    作者:戴旭    来源:《海图腾——中国航母》 2010-06-02
  字体:(     ) 关闭窗口

 

  阻挠奥运圣火传递和西方国家声援藏独事件表明,西方几乎已经准备在政治上和中国摊牌,为什么此时摊牌?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后国际威望下降,国家总体实力也相对下降;中国今天业已崛起,威胁到20世纪下半叶以来美国在世界上的优势地位。欧洲由于人口老龄化及美国挤压,在国际经济政治中也出现边缘化趋势。欧洲在此事件中表现如此歇斯底里,说明的并不是欧洲强大,而是欧洲虚弱。欧美感觉如果此时不想方设法按住中国,未来将越来越不可能。于是,通过国际围堵,引发中国国内民族和社会矛盾,使中国顾此失彼,延迟或中断中国目前的上开势头,抵消中国软实力影响等,自然就成了欧美的战略共识。

  如果不是突然瀑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让美国和欧洲意识到必须和有钱的中国“同舟其济”,2009年还不知道会怎么样。G20峰会上,西方对中国领导人一片笑脸,但中国人无法彻底忘怀不久前的一切,更不会对国门前那片蓝色国土上的危机无动于衷。事实同样证明:中国周边海域的危机背后,有美国和西方的影子。

  19世纪,西方瓜分中国;20世纪,中国虽然站了起来,但仍然面对西方的重压。21世纪,中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但西方的不友善和沉重的压力依旧。中国注视着汹涌起伏的大海和变幻莫测的世界形势,就像在注视自己充满危险的未来。中国人本能地再一次议论起航母话题。2003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两会上,清一色将官的海军代表几乎众口一词,谈的都是航母。3月20日,中国国防部部长梁光烈在会见日本防卫大臣滨田靖一时明确指出:“大国中没有航空母舰的只有中国,中国不可能永远没有航空母舰。”

  他的话算是为多年来中国是否应该拥有航空母舰的争论画上了句号:中国应该有航空母舰。”

  该不该有的问题有了答案,反对的声音瞬间消弭于无形。但接下来又是合乎逻辑的必然追问:中国何时会有航空母舰?中国会有什么样的航空母舰?中国会有多少航空母舰?中国有了航空母舰做什么?这些后续问题让这一波航母热持续延烧。一时间,网上有人为航母起名者有之,表示捐款者有之。

  可以说,航母已成为当代中国人的一个军事图腾。

  纵观已经拥有航母的国家和未来准备拥有航母的国家,从来没有谁有如此持久不衰的热情。为什么航母的话题像烈酒一样,独独让中国人如此兴奋不已?

  这是因为屈辱的历史以及这个依然凶险的世界,赋予中国的并不善意和不确定的未来图景所导致的忧患的现实。当然,还有传统的陆地大国在社会转型期不经意间突然发现本相并非如此的躁动:中国真的是千年以来自认为的大陆国家吗?不!中国是一个半岛!是一个陆海复合型国家!中国还有着相当于一半陆地面积的海洋!

  那里蕴藏着中国的未来和希望!

   (摘自华文出版社出版的《海图腾——中国航母》)

    1. 国之重器必以国之实力与精神为支撑
    2. 李大鹏:未来,海军会如何使用航母
    3. “航母式”公办园不宜建
    4. 港媒:中国反航母武器“三剑客”显露峥嵘
    5. 解放军总参谋长今日访美 将参观美军核航母
    6. 辽宁舰返大连疑进行中期保养 中国需更多航母
    7. 环球网:谈中国为何对美开放航母
    8. 打响航母奇袭战
    9. 航母面临挑战,但仍不可替代
    10. 发展航母的脚步不应受外界干扰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