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泰国追随美国采取完全敌视中国的态度,两国关系处于基本隔绝状态。1955~1957年,泰中紧张关系一度出现缓和迹象,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1)国际形势暂趋缓和。朝鲜停战协定生效后,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好评,西方阵营也在是否承认新中国问题上出现分歧,泰国政府的外交政策本来 就有“随风倒”的传统,因此在注意到这些缓和信号后进行了调整。(2)中国政府为改善双边关系作出了积极努力。 中国解决了海外华人的双重国籍问题; 调整了侨务政策,特别是停止中共在海外华人社会的组织发展工作;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泰中关系和解。(3)国内政治、经济压力迫使泰国政府对华态度转向。从1954年起,泰国政权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斗争日趋公开和尖锐,披汶政权为对抗强敌,急需寻找新的政治力量维护其统治地位;倒向美国的泰国经济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各界人士越来越多地呼吁发展与中国的正常关系。这些政治、经济方面的因素是泰国政府改善泰中关系的更主要的动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