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关系学者有关外交转型研究所确立的几大标准,也即一国对世界事务之卷入程度,一国与国际体系中主要核心国家关系之形态样式,一国参与国际事务之基本态度,其中尤其是一国对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国际体系是持基本认可还是反对之立场,可以得出自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外交经历了三大根本转型和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的结论。三大转型是:从50年代的“一边倒”与苏联结成同盟关系,转变为60年代输出革命、同时反对美苏两大霸权的激进外交;60年代末、70年代初,从一个以革命为导向的激进国家转变为美国的准盟友国家;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入邓小平时代积极融入世界、以 外交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务实外交时期。四大阶段为: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一边倒”外交时期;60年代初到60年代末以输出革命为主导的反美抗苏的极端外交时期;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的联美反苏外交时期;最后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开创的积极融入世界、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务实主义”外交阶段。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
1955年4月18~24日万隆会议召开,
这是由二十九个亚非国家组织的,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周恩来在会上大力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求同存异”方针,促使会议获得圆满成功。
(原文题《当代中国外交的根本转型与分期问题———一个外交政策分析理论的视角》,全文约160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