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发布时间: 2011-04-06    作者:许庆瑞    来源:光明日报 2011-04-06
  字体:(     ) 关闭窗口

  党的十七大确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在全球化科技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该走一条怎样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我们认为首先要厘清自主创新理论的若干认识误区,从时序(二次创新—组合创新—全面创新演进路径)和层次(企业、产业、区域、国家四个层面)两个维度,分析提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主导路径及构建多层次的自主创新体系。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若干理论问题

  当前对自主创新内涵的认识存在几个误区,如自主创新就是追求技术领先、追求高精尖;自主创新是完全依靠自己力量创新,就是搞原始性创新;自主创新主要是技术部门和研发人员的工作;专利越多自主创新能力越强等。我们认为,自主创新本质上应是以我为主,以企业为主体,以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知识产权以及掌握高附加值价值链活动与市场为目标,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层面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有机结合,有效整合资源,全面提高创新能力。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创新的基本模式上有很大差异,总体可以分为三种基本模式:技术赶超、价值链提升、颠覆式创新。在我国创新能力发展过程中,自主创新模式也是动态变化的。在创造性模仿阶段,主导的创新模式是价值链提升;在自主创新的第一阶段,主导的创新模式是技术跨越和颠覆性创新;在自主创新的第二阶段,主导的自主创新模式是技术跨越。

  由于地域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布局差异、区域文化多样性,我国自主创新应是由企业创新体系、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四个层面组成的立体化、网络化结构体系。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和多层次性。阶段性体现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自主创新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二次创新—组合创新—全面创新”为主线的三个阶段,目前的发展总趋势是走向开放式全面创新;多层次性不仅体现在自主创新技术水平的层次上,包括基于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二次创新)、要素整合基础上的集成创新、原始创新三个层次,也体现在组织和地域层面的企业、产业、区域、国家四个层面的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在内的全面创新。

  企业层面:建设创新型企业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既是技术创新投资、研究开发主体,也是创新利益分配的主体,体现了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通常,国际上创新模式动态演进有三种典型路径,一是从技术研发主导型到组合创新、全面创新型;二是从集成创新到组合创新、全面创新型;三是从二次创新到组合创新、全面创新型。

  我国企业主要有三种典型自主创新路径:一是原始创新—组合创新—全面创新,二是集成创新—组合创新—全面创新,三是二次创新—组合创新—全面创新。其中,又以“二次创新—组合创新—全面创新”路径最为典型和常见,是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主导路径。依托开放式全面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将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重要突破口。

  产业层面: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主要途径、机制与模式

  全球制造网络的自主创新途径主要有两类:一是本土企业加入外商跨国企业主导的全球制造网络,逐步从网络中获得升级,主要是在依靠技术引进消化基础上的二次创新;二是本土企业开始构建以自身为核心的全球制造网络,坚持以我为主,同时整合海外研发资源推动创新。在我国自主创新过程中,重点是第二种创新路径。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是技术导向的自主创新路径,包括充分激发内源技术的创新,或高效利用外源技术的创新;二是战略导向的自主创新路径,包括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和集成的创新,或基于全球化战略的创新;三是市场导向的自主创新路径,包括利基市场的拓展式创新,或低成本市场的差异化创新。其中,制造业“设计—制造—服务”(DMS)环节匹配的组合式业务模式创新包括设计与制造的匹配、设计与服务的匹配、制造与服务的匹配。因此,大企业应构建自己的本地自主创新网络,带动本地中小企业共同采纳新技术、新标准,形成基于新产品、新工艺的配套分工体系,形成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协同互补的良性互动,形成企业“抱团创新”的独特竞争力。

    1. 中国特色监察道路的创制之举
    2.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阔步前行
    3. 以中国特色评价体系支持“双一流”建设
    4. 十九大报告彰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特性
    5.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创新性发展
    6.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拓进取的五年
    7. 以自身优势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8.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绚丽画卷
    9.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10.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