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科建设理论
郑有贵:积极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建设
发布时间: 2020-05-15    作者:郑有贵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0-05-15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是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研究所(以下简称“当代所”)成立初期按历史时期设置研究室,安排研究人员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12月,当代所对研究室进行调整,按照专业领域设置4个研究室,其中的第二研究室(经济史研究室),专门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主要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中有关经济思想史、经济制度史、宏观经济史、产业经济史、区域经济史、资源与生态环境史、财政史、金融史、对外经济关系史等编纂任务。并围绕上述内容收集相关资料,开展专题研究,参加和组织相关学术交流活动,负责相关宣传、教育和事务性工作。

  简而言之,当代所建立30年来,根据国史编研的布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逐步拓展和深化。

  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方法

  2013年,我们在编研《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2)》工作启动时,就明确从两个方面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这一研究对象。

  一方面,按照唯物史观要求,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出发,探讨制度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基于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以及与这种关系对应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变迁。从经济史研究的基本问题出发,阐析并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书写的主线和主题,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探索、形成和不断完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历程的主线,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的跨越式发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的主题。

  另一方面,在厘清国史、党史、经济各学科体系下经济史研究重点和视角异同的基础上,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科体系中经济史研究的重点。国史与党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研究中,相同之处是都研究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决策、决策的实施及其绩效,不同之处是前者不仅把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活动纳入整个国家经济活动进行考察,还研究其他经济主体、社会各阶层、国家各区域的经济活动。国史研究与经济学研究都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纳入研究对象,不同之处是前者较注重从国家行为视角研究,后者较注重从经济运行视角研究。

  基于以上认识,并跟随实践和学科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科体系中的经济史研究对象,是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起为上限,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及其对应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为基本问题,以政治经济史为主,同时纳入社会经济史、国民经济史的因素及其研究视角,并有机统一起来,兼顾党史研究偏重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决策活动、中央领导文献研究偏重人物的经济思想、经济学从经济效益和学理视角对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进行探讨。

  具体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体系中的经济史研究对象,以基于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展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形成和不断完善的历史轨迹为主线,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思想、国家的经济决策、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国家的经济方针、国家的经济制度、国家的经济政策、国民经济运行与绩效等国家的经济生活。同时也纳入影响国家经济生活的因素,如国家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对外交往与合作及国际环境等。其中,还需要把握两点,一是基于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研究国家的经济决策时,要以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决策为重点,并研究国家经济决策同基层诉求、创新的互动,从而全面和深刻地反映国家经济决策成因、形成过程、实施、绩效等;二是以人为中心,避免把经济生活视为一个冷冰冰的资源分配的选择逻辑,而是将经济生活还原成有情感、有道德的人创造财富的行为,以探究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这样才可能科学客观地再现和解读中国跨越式发展的历史奇迹。

  同时,我们还提出在研究书写上进行创新,即在注重梳理历史事件及其逻辑关系的同时,探索构建以发展目标、实现路径、绩效互为演变条件的研究框架,努力做到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内在统一。每个历史发展阶段研究书写的具体框架是,国家要实现的发展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指导思想、理论创新、总体布局;为实现每个历史阶段发展目标而进行的制度和政策安排,突出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和改革完善,突出重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每个历史阶段制度和政策下的经济运行,避免简单罗列统计数据,重点描述经济运行的阶段特征和经济发展动因。此外,还应注重对每个历史阶段的特征进行概括,并对每个历史阶段的经济发展进行评判和对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我们试图通过这样的探索,构建国史学科体系下能够真实、全面、清晰再现经济发展历史的研究书写框架。

  围绕国史编研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

  当代所国史研究体系中的经济史研究,主要从三个层次展开。一是扎实开展经济史专题研究,在发展战略思想、发展道路、制度、生产力、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城乡关系、区域、收入分配等方面取得了进展,发表了诸多论文、专著。二是在经济史专题研究的基础上,以2013年承担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2)》为契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进行全面系统书写,2016年该成果出版。经修订和补充,2019年又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9)》。三是承担国史编研任务。在国史研究序列的第二研究室(经济史研究室),所开展的经济史研究要为国史编研服务,以便更好完成国史编研任务。在经济史研究的基础上,经济史研究室承担了《国史编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新中国70年》《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70年》《国史十讲》《国史小丛书》等编研任务,发挥了经济史研究在国史编研中的作用。在承担国史编研任务过程中,也促进了从整体史视角对经济史的研究,有利于形成与历史逻辑一致的研究成果。

  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

  在借助国史年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促进经济史研究的同时,当代中国研究所还基于学科发展需要,积极推进经济史学科平台建设。继当代所原副所长武力担任第四、五届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兼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后,2012年起郑有贵担任第六、七届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兼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主任;从2011年起,当代所经济史研究室与我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史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连年召开“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研究动态与前沿问题”研讨会。同时,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2014年当代所还发起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2019年换届武力担任会长、陈东林担任副会长、郑有贵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积极推进三线建设研究和学术交流。2019年,当代所发起成立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工业史专业委员会,武力担任主任、郑有贵担任副主任。2017年还发起创办了《产业与科技史研究》辑刊。通过学术交流平台的构建,组织推动和引领经济史研究广泛深入展开。

  发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服务现实的作用

  为了做好经济史研究,也为了更好发挥历史研究的作用,当代所发挥当代史研究可以把历史文献分析与国情调研结合起来的优势,积极开展国情调研,把实践调研与历史研究、历史经验的总结与促进现实发展结合起来。从2011年起,经济史研究室每年开展与经济史相关的国情调研。2012年对攀枝花三线建设的调研和2013年对六盘水三线建设的调研,分别获得当年当代所的国情调研一等奖。2012年院国情调研项目“三线建设和西部大开发中的攀枝花——基于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和改革发展的研究”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丛书。当代所重点国情调研成果《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研究》于2017年出版。

  把经济史研究与国情调研结合起来,通过深入的典型调研,对经济发展道路探索、政策选择、政策实施机制和绩效等有了深切的体悟,增强了研究的问题意识和针对性,促进了基于典型实践调研与历史文献分析结合的经济史研究的深化,提升了经济史研究为现实服务的能力。

  作者系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5月15日。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