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科建设理论
关于新时期历史阶段划分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 2009-06-08    作者:张世飞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4-02-08
  字体:(     ) 关闭窗口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新时期。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这一时期的历史逐渐成为党史和国史的重点。新时期的党史和国史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而首要问题是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分期理论的指导下,对这一历史时期做出科学的阶段划分。本文结合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对新时期历史阶段划分的有关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推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一、关于新时期历史阶段划分的意义
  要阐述新时期历史阶段划分的意义,首先应该从学术史的角度对历史分期的意义做一简要的回顾。中国古代的史学家们在编撰历史时,无论是采取编年体还是纪传体的体例,并不是十分重视历史分期,倒是一些哲学家表达了许多关于历史分期的言论。西方的古典历史著作也没有受到历史分期观念的太多影响。近代以来,受西方历史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影响,史学家们开始形成自己的历史分期理论和观点,并展开了关于中国古代史分期和社会史的大论战,但也还没有深究历史分期的意义。历史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之后,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到中共党史的历史分期问题;再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分期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这些讨论对历史分期的意义都没有做出科学的、详尽的回答。
  那么,为什么要对历史进行时期、阶段的划分呢?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出于研究实践的客观需要。有的历史学家采取自然的或者技术性的分期,如中国古代以朝代或事件的始末来进行历史分期。[1]这在历史编纂实践中,是很实用的。因为在历史研究中,无论是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分类和利用,针对某一个专题进行研究,还是编写某一时期的历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历史时期、阶段的划分。一段历史不管过去了多久,对后人来说都是一部深沉厚重的书。所谓历史分 期,就是对历史进行分段地研究,这是一种对历史进行研究的简便易行的方法,也可以说是一个切入点。它虽不能说是解开历史之谜的钥匙,但可以说是入手的门径,为我们解读遥远陌生的历史提供了便利条件。[2]但是,对历史进行阶段性的划分,其意义并非为方便研究那么简单。我们知道,研究历史的基本要义和着眼点就是从历史主义的观点、立场出发,注意历史的发展变化。治史所以明变,这一时期的历史和前一时期历史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一个字。做这样的辨析,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有的历史学家称之为理论性的分期,视其为历史编纂学说的工具和方法,实质上就是这个意思。[1]p.1
  至于对新时期进行阶段划分的意义,除上述两点外,还有其现实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说,对新时期历史阶段划分的有关问题,如划分的意义、概念和时间跨度、指导思想、依据和原则、具体的阶段划分等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纵向继承中国传统史学理论的精髓,横向吸取西方历史学的相关理念,从而构架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分期理论体系,对中国史学乃至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理论的发展都是很有意义的。从实践上说,历史分期对于新时期的历史尤为重要:因为如果不把新时期的历史与以往的历史认真比较和分析,揭示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就无法展现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进而无法对新世纪的中国发展做出前瞻和预测。这才是历史分期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二、关于新时期的概念及上下限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