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科建设理论
理论学习和党史研究——从《纲要》谈起
发布时间: 2009-06-08    作者:龚育之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1995-05-08
  字体:(     ) 关闭窗口

  编者按:本文是作者1995年7月25日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于威海举办的全国党史部门领导干部理论学习会上的讲话。全文共分四个部分:一、为什么要有一个《理论学习纲要》?二、关于理论的总体评价;三、关于理论的科学体系;四、关于用理论武装全党。第一部分这里从略,第三部分讲了三个问题,即:理论形成的标准、理论的全面性和整体性、理论体系的结构,这三个问题已以《论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为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故也从略。作者对《人民日报》发表稿又作了一点补充如下: 

  说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所谓“初步”,说的是这个理论的成熟程度,它走向成熟,还需要继续在实践中经受检验和丰富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成熟。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我们现在在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都有明确的方针和政策,而且有准确的表述语言,基本政策一定要长期稳定不变。“明确”而且“准确”,还要坚持不变,能够说还是不成熟的吗?我认为,应当承认它们已经走向成熟。当然,南方谈话中又说,“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的确,无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或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一些重大决策,还只是开篇、起讲,大文章还在后头。邓小平对我们的方针、政策、制度的成熟,作了很辩证的说明。对我们的理论的成熟,也应该这样辩证地观察。 

  这里发表的是讲话的第二部分(前四个问题)和第四部分(后两个问题)。 

  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简称《纲要》),由中共中央批准印发,这件事对于当前全党理论学习进一步广泛和深入开展,必将发生重要的影响。 

  (一)旗帜问题 

  《纲要》三个部分,一百条,开宗明义第一条,讲了一个旗帜问题。说:“我们党在成立之初,就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七大又郑重地把毛泽东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十四大又郑重地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一面旗帜,相继地写上三句话,反映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样一个历史的统一。 

  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它的先进性的根本表现,就是有科学的主义、科学的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党一开始就举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在这面旗帜下集合了队伍,进行了战斗。而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胜利地指导我们的战斗,就必须把它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这个结合的过程,经历了艰难曲折,相继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个是毛泽东思想,一个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把毛泽东思想写到我们党的旗帜上,在党的章程中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党的七大的重大政治决策和重大历史贡献。七大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制定的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路线的完美实现,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今年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同时也纪念党的七大召开50周年。七大作出这样一个政治决策,是来之不易的,是认真总结我们党长期的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结论。 

  从遵义会议,到党的七大,十年时间。遵义会议以前,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经历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遵义会议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开始逐步形成,中国革命事业逐步打开了全新的局面,得到了比较顺利的发展。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历史,以遵义会议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经历了这两个时期的比较,又经历了延安整风,延安整风深入到系统地研究党的历史,分清理论和路线的是非,到七大前夕,作出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党认识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和伟大意义。在这样的基础上,召开了党的七大。不久前中央文献研究室为纪念七大50周年编辑出版了《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公布了许多过去没有发表的口头报告和讲话。读了这本集子,大家都会深深感到,七大的时候,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气氛是很浓的。《论联合政府》的公开报告,对比着国共两党的路线总结了从1931年开始的抗日战争的历史;党内的历史决议,对十年内战时期特别是六届四中全会到遵义会议期间中央的领导路线问题,作出了正式的结论;毛泽东在七大期间作了多次内部讲话,纵论1840年开始的中国近代史和一大以来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由此可见,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确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的选择。 

  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到党的旗帜上,是党的十四大的重大政治决策和重大历史贡献。这一点现在已经为广大范围的同志所明了,将来的历史发展必定会进一步加以证明。十四大作出这样的政治决策,也是来之不易的,是认真总结我们党建国以来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结论。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十四年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又经历了两大曲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打开了全新的局面,取得了比较顺利的发展。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历史,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实现了伟大的转折,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经历了这两个时期的比较,经历了真理标准的讨论和从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到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拨乱反正深入到系统地研究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在十二大之前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十四大报告中又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四年的历史,作出了正式的结论。在这样的基础上,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过十二大、十三大,到十四大,进一步确立和宣布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了用这个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这无疑同样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的选择。 

  正如在党的旗帜上写上毛泽东思想,并不意味着抛弃原来写在旗帜上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而是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这个结合已经产生了新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同样,在党的旗帜上写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并不意味着抛弃原来写在旗帜上的毛泽东思想,而是强调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有新的发展,这个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为新的理论。进入社会主义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应该面对新的实际,解决新的问题,总结新的经验,形成自己的“新的理论”,这个任务本来是毛泽东明确地提出来的(1959年底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的谈话)。他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取得许多进展,又经历了两大曲折,没有能够完成这个任务。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初步完成了这个任务。

  十四大之后,理论界就论述过这个旗帜问题。有过三面旗帜的说法,说的是我们党相继举起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三面旗帜,现在同时举着这三面旗帜。这样的说法没有什么不妥。但是,三面旗帜,如果误解为后一面旗帜取代前一面旗帜,那就不对了,把继承和发展割裂开来了。现在说一面旗帜上写着三句话,这就排除了那种误解的可能性。 

  (二)理论的历史地位(从中共党史来看)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