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国际交流与合作
论中非合作论坛的起源、发展与贡献
发布时间: 2020-09-22    作者:苏晓雷    来源:太平洋学报 2020-03-15
  字体:(     ) 关闭窗口

  摘要:中非合作论坛的成立有其历史必然性,一方面,它是中非友好合作关系长期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它又源自中非双方共同的需求。自2000年以来,中非合作论坛已举办了七届,其中第三届、第六届和第七届被升级为峰会。在经济合作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随着双方对彼此需求的变化,尤其是非洲对中国需求的变化,中非在论坛框架下的合作领域也在不断拓展与深化,且在不同时期凸显或增加了新的内容。从2000年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到2009年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合作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经历了从以贸易为主到贸易与投资并重的变迁。从2009年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到2015年约翰内斯堡峰会,在继续深化中非经贸合作的同时,人文交流受到重点关注。从2015年约翰内斯堡峰会至今,经济合作进入产能合作、产业对接和共建“一带一路”新时期,同时和平安全合作成为重要领域,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成为新的亮点。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非合作论坛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中非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等领域合作最为重要的平台,形成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原则。中非合作论坛成果丰硕,它丰富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与实践,推动了中非关系全面快速发展,提升了非洲国家的自主发展能力并引领了国际社会对非合作的步伐。

  全文见附件

  1. 论中非合作论坛的起源_发展与贡献_沈晓雷.pdf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