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史 >> 群众文化建设史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十年回顾与理性思考
发布时间: 2011-01-07    作者:余 悦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2011-01-07
  字体:(     ) 关闭窗口

  一

  我们之所以选择自2001年以来的十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回顾,并非局限于民间习惯的十年一次的总结,而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2001年是21世纪的起始之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是一件带有新世纪烙印的文化盛事。二是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19项代表作获得通过,中国昆曲入选,这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由会议讨论进入文化实践。三是据《中国人文与社会科学文献总库》网络搜索,2000年时并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文献,而2001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进入公众和学界视野。在这十年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概括:

  (一)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走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运动”

  在世界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经历了一个逐步认识和启动的过程。l997年,“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作为~个遗产概念,正式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献,并被相关举措所采纳。l 997—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并于2001年5月宣布第一批共l9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3年10月,联合国第32届全体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于2006年4月20日生效。从此,全球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许多国家政府推动的一项文化工程。

  而中国古代就有保护文化的传统,政府下令搜集和保护遗产的文献记载十分丰富。

  真正自觉进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既与中国的传统与现实考量有关,也与世界性的认识和推进相关。

  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程,我们清晰地看到,这一保护工作带有政府强力推行和节奏快速的特点。而且,在这项全国范围内的活动中,无论是开展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还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无论是确认代表性传承人,还是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无论是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传习所,还是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无论是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还是积极开展理论研究与加强宣传教育,都需要学界学者的参与。因此,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并发展出与此紧密相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术运动”,也就是水到渠成的。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术运动”的表现与特色

  我们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称为“学术运动”,既有语源学的依据,更是因为这项研究体现出的表征与特色。从语源学来看,《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词语义项时指出:活动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行动”;运动是“政治、文化、生产等方面有组织、有目的而声势较大的群众性活动”。很显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为了达到保护目的而采取的行动。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是否属于“有组织、有目的而声势较大的群众性活动”呢?回答自然是肯定的。

  首先,看“有组织”。2002年5月8日,中央美术学院在原民间美术研究室的基础上,率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随后,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学院等一大批高校,也设立了名称相似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而且,文化部所属的原中国文物研究所更名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批准,设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此外,与研究有关的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非物质遗产网也都相继出现。

  其次,再看“有目的”。很显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目的,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服务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许多著名专家学者被邀请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工作,并在此过程中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荣誉理事长乌丙安教授均被聘为该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并且由此“出现了始料未及的新热潮”。

  最后,看看是否是“声势较大的群众性活动”。据《中国人文与社会科学文献总库》搜索,2001年1月1日至2010年8月31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文献,共达到23029篇。这些资讯,自然并非全部论文(有关论文情况,后面还有详细分析),包括相当多的报道、采访等内容。但在短短的十年内有如此多的文献,不正表现为“声势较大的群众性活动”吗?还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出版物来看,在不长的时间里,一批新创办的研究刊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以书代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等纷纷问世,同样表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出版的“群众性”。  

  正是基于上述状况,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同时,出现了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运动”。  

    1. 守护黑龙江畔的文化之根
    2. 民间文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讨
    3. 学者为非遗保护与民俗研究建言献策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法律保护
    5.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走下去
    6. “文化遗产热”的冷思考
    7. 永春: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大有可为
    8. 首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召开
    9. 增强“非遗”保护的文化自觉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