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宣传文化队伍
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李群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十分重视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的培养、管理和使用,形成了一支扎根基层、勤于奉献、素质优良的基层宣传文化工作队伍。一是实施“齐鲁文化英才工程”,两年评选一次,每次选拔30人左右,培养期为5年,设立专项资金,培养高层次宣传文化人才,我省有14人入选全国“四个一批”人才,有效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设立山东省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突出贡献奖等奖项,进行隆重表彰并给予重奖,发挥典型引导作用,推出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楷模邹树君等先进典型,激发了各类宣传文化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三是重视加强宣传文化部门领导班子建设,选拔任用德才兼备、热爱宣传文化工作的干部担任县市区党委宣传部长。四是充实加强宣传文化工作力量,县级建立了统一的文化行政主体、综和执法机构和网络文化管理机构,基层工作机构得到加强。五是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全省基本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291个、占乡镇总数的95%,农村“庄户剧团”发展到52000个,活跃在基层的业余文化队伍达40多万人。
我们将切实把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夯实宣传文化建设的基层基础。
以班子带动队伍。把领导班子建设作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选拔配备县级党委宣传部门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进一步优化班子年龄和知识结构。推动县级党委组织部、宣传部,按照管理权限和职责分工,共同做好宣传文化部门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管理工作。健全完善县级工作机构,形成省市县三级文化改革发展工作网络。配齐配好乡镇、村和街道、社区文化工作人员,构建覆盖广泛的基层宣传文化工作格局。
以培训提高素质。把素质能力建设作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重点实施“四项计划”:一是人才培养计划,与“齐鲁文化英才工程”相衔接,组织实施“基层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每两年从县级和城乡基层选拔500名文化人才进行重点培养。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优秀文化人才纳入人才培养工程。二是干部轮训计划,定期举办宣传部长培训班、宣传文化骨干研讨班,三年内把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培训一遍。三是干部交流计划,每年从省市宣传文化部门选派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从基层宣传文化部门选派干部到省市机关学习锻炼。四是素质提升计划,鼓励支持基层宣传干部自主学习、到高校和党校深造,创造条件组织基层宣传干部到先进省市学习考察,使基层干部开阔视野,提高创新能力。
以机制激发活力。把完善长效机制作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重点完善“三项机制”:一是表彰激励机制,评比表彰活动更多地向基层倾斜。二是经费投入机制,省级文化事业建设费设立队伍教育培训、人才培养工程等专项资金,用于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三是人才评价机制,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在职称评定、成果评奖、课题研究、重点项目等方面向基层倾斜。
以阵地整合力量。以筹备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为契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高水平完成基层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到2012年底,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全部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今年全部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确保1至2个编制,规模较大的乡镇达到3个编制,专职专用。2013年实现村村有文化大院的目标。
以考核增强实效。研究制定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把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纳入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目标责任考核,明确职责分工,确保队伍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