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史 >> 思想政治工作史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标
发布时间: 2010-11-22    作者:马瑞萍    来源:《北京日报》 2010-11-22
  字体:(     ) 关闭窗口

  进入21世纪后,我们党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命题,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党在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目标,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人的全面发展”概念多次出现,并从政治高度上与政权的巩固、国家的兴衰直接联系起来,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发展”这一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奋斗目标被确立为,“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十六大以后,我们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被确立为以人为本战略思想的最高准则和根本目标。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的全面发展”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看出,我们党所强调的发展,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的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应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和丰富内容,不仅包括人能够独立自主、自由自觉地从事创造性实践活动,还包括人能够求得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使社会朝着有利于个人和个人朝着有利于社会的方向迅速发展,更包括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个性得以全面发展,个性得到自由发挥。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阶段。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决不仅仅是人类普遍性的主观性的价值选择和热情向往,而且更需要社会物质条件的成熟(即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和全人类的不懈努力。改革开放后,我们党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进一步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具体化,并提出,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伴随于此,思想政治工作被赋予了“生命线”、“中心环节”和“重要优势”的更高定位,要求其适应时代,适时调整,充分发挥“引导”、“服务”和“保证”功能,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与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微观层面,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肩负着贯彻落实、工作到位的重任。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人口、信息、资源流动加快,各种思想意识相互交织、冲撞、磨合,给基层群众的价值观、道德观、职业观等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尤其是经济改革的深入,经济利益分化加剧,基层的各种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调整,涉及到不同的利益关系、利益诉求和利益群体,形成了不同利益要求的相互冲突和博弈,基层成为社会矛盾的发源地和聚集地。面临这些前所未有的变革,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促进社会成员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结合时代特点,站在时代高度,确立具体的工作目标和方法;要坚持群众路线,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关心、关爱群众,解答群众的思想困惑,关注群众的利益诉求;要提高针对性,结合工作对象的实际状况和面临的具体问题,有的放矢,提高工作的成效;要适时而变,通过创新工作理念、思路和方式方法等保持先进性,使主流意识形态掌握和占领思想阵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作者: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课题组 执笔人:马瑞萍)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