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史 >> 学术史
开放办刊与期刊国际化—以《求是学刊》为例
发布时间: 2010-06-22    作者:李宏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06-22
  字体:(     ) 关闭窗口

  从立足国内到期刊国际化:一种存在方式的转换

  国内关于期刊国际化的探讨是与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相伴而生的。近10年来,我国学术期刊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探索国际化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进展还十分有限。我国学术期刊种类繁多,但能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真正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的一流学报却寥若晨星。 同时,相较于国际上对科学学术论文检索途径的多样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检索途径则相对较少,国际上比较权威的两个检索途径SSCI(社会科学论文索引)和A&HCI(艺术与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索引),也主要收录英文期刊,这一方面源于我们的语言与国际通用语言的差异,另一方面还在于缺少一个与国际学术同行进行平等交流和对话的平台。这对学术交流与对话非常不利,更无法谈及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中国的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

  但是,我们认为国际学术不能缺少“中国声音”与“中国话语”。对国际化的理解应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走出去”,即中国的社科期刊走向国际;一个是“请进来”,即通过吸纳国内外的优秀学术资源,确立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话语”体系。对于前者,虽然目前我国社科学术期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一些期刊在出版中文版的同时,也尝试着出版英文版,以扩大自己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进而促进中国文化及学术研究的向外传播。但是,中国的学术期刊要真正与世界接轨尚需时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基于后者,在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上有所为,通过在全球化之“同”语境中寻找文化的差异性,在“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中建立并形成思想对话机制。我想,这同样是对期刊国际化的思维范式的解读,是一种学术视野的转换,更是存在方式的改变。

  在势如洪水的全球化中,《求是学刊》在国际竞争环境下,形成了全新的富有特色的办刊理念,直指开放性与国际化,实现了存在方式的转换。如积极与国际著名学府、科研机构和出版机构建立学术合作关系;聘请国际著名学者来校进行学术访问和交流;增设海外编委;邀请国外著名学者主持重点栏目;开设“海外来稿”专栏和“国内外学术对话与交流”专栏;成立了美国过程研究中心的分支机构一“黑龙江大学过程研究中心”;等等。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拓展了《求是学刊》与国际学术界、出版界的学术联系,为国际化办刊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而《求是学刊》的“海外来稿”专栏的成功,更证明了学术期刊国际化应该是国内外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对话、交流和相互借鉴机制。2002年,《求是学刊》始设“海外来稿”专栏,至今已刊发文章近百篇,从最初的只是推介美国过程思想的研究论文,到现在的内容涉及过程思想、海外汉学、哲学前沿问题、伦理学、宗教学、法学、生态学、经济学等领域;作者队伍也从原来的只有美国学者,到如今还包括德国、芬兰、韩国、法国、印度等十余个国家的30余位学者;刊发文章多次被国内各权威转载机构转载、摘编。在国际上,该专栏的影响也日趋扩大。

  事实上,在开放办刊和期刊国际化的道路上,中国的学术期刊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还有很长的探索之路。全球化与信息化在改变人们传统生存方式的同时,也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全球化与信息化对学术期刊的影响亦是如此。学术期刊只有在开放理念下和国际化的思维中,走出一条自己的物色之路,于此,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实现其历史使命。

  (作者单位:《求是学刊》杂志社)

  

    1. 建国以来职教期刊的历史发展及其战略选择
    2. 杜鲁门政府“西藏问题”国际化战略考察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