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体育已经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日益活跃的因素,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中国体育在极度落后的情况下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体育大国,尤其是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中国体育代表团以优异的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突破,使中国体育的发展进入了建设体育强国的新的历史时期。
中国体育发展的成就不仅体现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上,还反映在结构、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上,其重要标志便是体育产业的兴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产业随着经济、社会和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从无到有逐步兴起并成为国民经济的新亮点,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丰富了社会资源,为满足群众多元体育需求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体育产业体系的日趋成熟
中国体育产业的兴起是经济全球化、体育社会化的结果,更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体育需求日益旺盛的必然要求,而居民体育消费的不断增长,体育投资多元,体育主体逐步形成,展现出体育发展的基础和市场动力。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以体育健身服务、体育竞赛表演和体育用品为主要内容的体育产业体系,形成了有不同经济成份和组织形式构成的市场主体队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体育消费意识的增强,满足人民多元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的体育健身娱乐业快速发展,各种健身场所迅速兴起,健身消费成为崭新的消费时尚。竞赛表演业日益活跃,具有中国特色的篮球、排球、乒乓球等项目的国内联赛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市场开发取得了良好效益,我国体育用品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用品制造基地,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从1993年创办以来,成为亚洲最大、世界排名第三的体育用品博览会。体育彩票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2009年体育彩票的销售累计2951亿元。
体育产业的发展有效的弥补了政府体育投人不足。仅就体育系统而言,体育产业的开发收人已经占据体育发展支出很大一部分,体育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旅游、建筑、通信、新闻出版相关行业的发展,对促进社会就业、优化产业结构、应对金融危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体育产业发展的推动力
传媒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推动。体育和传媒两者之间的关系渊源流长,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体育借助传媒扩大体育赛事的影响,培养观众的兴趣,获取商家的赞助,推动体育事业健康发展,传媒最需要依托重大的赛事,丰富报道内容,提高收视率和发行量,获得良好的广告效益,扩大传媒自身影响力,不仅如此,随着体育市场运作和传媒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传媒更是赞助体育活动举办体育赛事,进一步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和普及。
奥运会带来体育热潮。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中国体育发展迈向新的更高的台阶,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突破以及由此带来的体育热、健身热,这种消费势头为我国体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当前体育产业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以及沿海开放城市,体育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增大,表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
面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景,如何抓住良好的机遇促进体育产业更大发展,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大课题。从全球范围来看,体育产业的发展潜力与经济带动作用使其形成了巨大的模式,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大有可为。据悉,全球体育产业年产值已达8000亿美元以上,在一些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增加值通常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2%甚至更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比如美国体育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成为美国第一大产业,年增加值占GDP的2%。
体育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超过了农业、铁路、保险、电力等主要行业,体育产业的发展满足了人民多元化的需求,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综合效益,可以说体育是朝阳产业,也是绿色产业。
(本文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