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史 >> 科技史
超级计算机:大国实力的新竞技场
发布时间: 2010-11-22    作者:    来源:广州日报、新华网 2010-11-22
  字体:(     ) 关闭窗口

科研人员在对“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进行系统性能测试。资料照片

   超级计算机:大国竞争的焦点领域

  本报讯 对各国来说,超级计算机是“计算机领域的珠穆朗玛峰”,类似称谓还有高性能计算机、高效能计算机等。从全球看,超级计算机领域的竞争十分激烈,过几年就有新的巨型机投入使用,排名变化很快,它是各国尤其是大国必争的战略制高点,甚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与技术实力的主要体现。

  中国:抢占高科战略制高点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超级计算机几乎全是进口产品,科研机构要在外国人的现场监控下使用进口计算机。近年来,中国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的发展超级计算机的新路子,“中国制造”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一些技术领域甚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入围世界前500名排名中,中国以41台机器的占有数量,超过日本、法国、德国和英国,成为超级计算机的第二大使用国。《纽约时报》称,中国正在由一个超级计算机领域的“后起者”向“超级大国”转变。

  “天河一号”的运算速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其意义远远超过计算机本身,这意味着超级计算机被美日垄断的局面已被打破,这是中国科技迅猛发展的重要标志。对我国来说,类似“天河一号”这样的超级计算机,在消除我国安全威胁、提高我国产业的自主设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国:试图超越“天河一号”

  对中国“天河一号”占据世界第一的说法,美国著名计算机设计师沃利奇表称,世界不会停止脚步,中国的赶超只是暂时情况。美国在失去“世界最快计算机拥有者”称号之后,会加大超级计算机方面的研究。

  有媒体称,目前已有五个计划或正构建的超级计算机系统,其运算能力将会超越“天河一号”,这些正建造的超级计算机大多数都集中在美国。美国正在开发的一套名为“蓝水”的计算机系统,使用的是IBM公司的Power 7多核处理器,每秒持续运算速度能达1000兆次,最高可达10000兆次。此外,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正在研制内置加速器的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功后计算能力有望达20千万亿次,预计在2012年研制完成,其速度将近“天河一号”10倍。

   日本:曾把美国挤下“头把交椅”

  在研发超级计算机方面,日本属于起步较早的国家之一。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日本意识到超级计算机研发是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一环,不断推出和更新超级计算机的研发计划。

  1999年,日本投入400亿日元(约人民币25亿元),开始名为“地球模拟器”的超级计算机研发,旨在通过在计算机内置“虚拟地球”预测及解析整个地球大气、地壳、地震等活动为目的。2002年,“地球模拟器”成功推出,将一直独占鳌头的美国挤下了“头把交椅”。

  之后,由于预算资金削减原因,日本超级计算机的研发目的发生了转向,原由政府主导型的超级计算机研发政策,开始向产学一体化、为民生提供更多贡献的方向发展。目前,日本为外界所知的核心项目是10千万亿次级的超级计算机系统,预计2012年问世。

   欧洲: 20国参与斥资数亿欧元

  欧洲采取了“化零为整”的联合手法,共同打造“超超级”计算机。今年6月,投资数亿欧元、有20个国家参与的连接多台超级计算机、每秒速度达百万兆次的超级计算机合作平台计划,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启动。此计划旨在通过建立一个连接欧洲各种计算资源的基础设施,增强欧洲的超级计算能力。

  10月25日,法国原子能委员会举行了大型计算中心揭幕仪式。大型计算中心坐落在法国北部的埃松省,总面积6500平方米,主要用途就是安放由欧洲多国共同研制的“居里”超级计算机,它可进行每秒超过1000万亿次的运算,相当于15万台笔记本电脑工作量的总和,将于2011年底正式投入运行。

    1. 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排行榜揭晓 "天河一号"问鼎
    2. 我国首个千万亿次超级计算中心投入使用
    3. 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安装完毕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