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制定和实施(1992~)
1992年,以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讲话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国的人才培养工作也随之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如果说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确立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确方针引领了中国人才培养工作一个又一个的胜利,那么,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人才资源的认识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这些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社会的各种资源中,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实力的竞争、高素质人才的竞争。第二,要树立全面的人才观,要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提高人才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新世纪的根本任务。第三,要探索更加灵活的工作思路;拓宽渠道和手段,扩大工作覆盖面;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落实用人单位的自主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和吸引人才的主体地位;完善开放、灵活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和人才的总体需要,大力实施人才战略。[14]
党对人才资源认识的不断深化,引领重大战略决策的走向。1995 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决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决定》强调:科技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高经济、科技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必须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作用,培养、造就千百万年轻一代科学技术人才,建设一支跨世纪的宏大科技队伍。
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必须以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为基础。在一定意义上,科教兴国战略其实也就是人才兴国战略,因为离开了大量高级人才的支撑,科教兴国就无从谈起,也无法实现。为了配合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1995年11月,人事部、国家科委、国家计委等七部门共同推出了“百千万人才工程”。规划通过该工程的实施,到20世纪末,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重大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里,造就上百名能进入世界科技前沿、在世界科技界有较大影响的杰出青年科学家;上千名具有国内先进水平、保持学科优势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上万名在各学科领域里有较高学术造诣、成绩显著、起骨干或核心作用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五年后,中国的人才队伍成长加快,到2000年底,全国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的各类人员达到6360万,其中党政干部585.7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780.1万,专业技术人员4100万,其他人员894.2万。这些人才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
2001年,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首次把人才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他强调“实施人才战略,把培养、吸收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任务。”这就把人才问题提到了新中国建立以来所未有的高度。2002 年 5月 7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2002—2005 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首次明确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的概念,“人才强国”战略终成国策。
2002 年 6月,中央下发了《2002—2005 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和《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对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行部署。同年 12 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强调,要牢固树立人才强国的战略思想,进一步打开人才工作新视野。2003 年 5 月 23 日和 11 月 24 日,中央两次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点研究人才工作,对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等问题作了研究和部署。2003 年 12 月19 日至 20 日,中央召开了全国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胡锦涛在会上就新世纪新阶段的人才工作发表了纲领性讲话,精辟阐述了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提出了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指针、主要任务和方针原则。会后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对新形势下的人才工作做了全面部署。
《决定》指出:人才问题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判断,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开发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从科教兴国战略到人才强国战略,表明了新时期我国对科学技术和人才资源认识的深化。党的十七大对人才工作又有了6个方面的新论述:一是首次将人才强国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列提出。二是首次提出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三是首次提出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走向世界。四是首次提出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五是首次从转变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高度,提出加紧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六是首次从统筹人才发展的高度,强调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15]这些论述,充分彰显了党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加强人才工作的新认识、新思路、新举措,也是对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深化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