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史 >> 教育史
“研而优则仕”与创新之忧
发布时间: 2010-03-22    作者:李邦河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3-22
  字体:(     ) 关闭窗口

  近来,“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钱学森之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杰出人才的涌现,需要我们的教育大力改革,成为人才的真正摇篮。但走出摇篮后,要最终成为钱学森式的杰出人才,还须“过五关,斩六将”。让我们回到关于“钱学森之问”的最详尽材料《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3000多字中,90%以上的内容是钱老讲自己如何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创新环境中成长。他说:虽然在鼎鼎大名的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硕士,却没有学到创新的东西。只有在加州理工,才开始了创新,历经20年。

  这表明,钱老的成长分两步:一、打基础,二、在创新的环境中长期努力。

  改革开放后,我国也出现了不少显示出卓越创新才能的年轻人,他们已经走到了钱老的第二步。可惜的是,有太多这样的例子:某某年轻人科研很出色,不久就听说当上官了,而从此也就听不到他在科研方面的新突破了。

  这种“研而优则仕”或者说“一冒尖就当官”的现象,近年来愈演愈烈,已成风气。固然,“研而优则仕”体现了对人才的尊重,但此风对科研人才的成长,对造就大师级人物的危害,日渐显现。如果说教育不当会妨碍创新幼苗的出土,“研而优则仕”则使已长成中等大小的可造之材,不能最终成为参天大树。

  有人说,科研人才当官后还在搞科研。不错!但成为大师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呢?数学大师陈省身说:大数学家每天都工作十多个小时。对科学家来说,时间就是成果,没有长时间全力以赴的努力,能成为大师吗?

  在数学界有两个久负盛名的大奖:菲尔茨奖和沃尔夫奖。在48位菲尔茨奖得主中,担任过所长、系主任、科研主管、院长、校长的有13人,其中9个人在得奖至少9年后任职,而任职大多只有3年。在48名沃尔夫奖得主中,担任过类似职务的17人,其中至少12个人任职时已超过50岁,甚至70岁。有一位同时获得这两项大奖的,只是在53至55岁时当过所长,还说他不适合这个位置。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说明科学大师是几乎不在创新高峰期当官的。进一步说,科学家当官与政治家当官不同。对政治家,当官有助于专业才干增长;而对科学家,则弊大于利。无疑,我们国家需要一批兼具管理才能的优秀科学家去做行政管理工作,但应审慎使用,珍惜科研人才,要用也最好在他们过了创新高峰期之后。

  出现一冒尖就当官的现象,有长期“官本位”意识的作用,也与对“领军人物”的不当理解和使用有关。现实中,把“领军人物”混同于“官”的现象屡见不鲜。什么是科学界的“领军人物”?是以他们的学术思想和成就引领科学潮流的人物,而不是官位。20世纪科学界最大的领军人物,无疑是爱因斯坦,请问他是什么官?

  现在,社会各界都在热议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在科研领域,这个问题的解决也是迫在眉睫。“研而优则仕”现象的存在,污染了学术风气,严重阻碍了创新人才特别是一流科学家的产生,同时也很容易滋生学术腐败。如果不刹住此风,造就能与强盛国力相配的大师队伍将永无可能。对此,我们不能不深思,不能不有所作为。

  (根据作者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科技界小组讨论会上的发言整理)

    1. 不断创新党内监督实践
    2. 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3. 杨东方:创新竞进,推进高质量发展
    4. 创新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5.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艺创新
    6. 创新的最优单位是“群”
    7. 创新创造 坚定文化自信
    8. 吴旭阳:创新审判管理,实现审判现代化
    9. 用创新自觉践行使命担当
    10. 单霁翔:推动文化创新,建设文化强国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