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灾区的代表委员谈灾后重建
新北川县城青岛援建工地。新华社记者侯丽军摄
总投资近2亿元的绵竹中学新校园将于新学期开学时投入使用。新华社发(王平摄)
弘扬时代精神共筑美好家园
本报记者 余长安
“欢迎你到我们青川县凉水镇凉华村水河坝组去看看地震灾后重建的新貌,”四川省广元市委书记罗强代表笑着对记者说。不到两年时间,广元大地旧貌换新颜,处处生机盎然,与地震时的山崩地裂、满目疮痍形成了鲜明对比。
罗强代表说,广元坚持科学重建、低碳重建,实现了“六个转变”:受灾群众逐步实现从“过渡安置”到“安居安定”的转变;经济发展恢复振兴,运行态势逐步实现从“止滑回升”向“提速加快”的转变;民生得到极大改善,城乡公共服务逐步实现从“发展滞后”向“跨越发展”的转变;文化建设扎实推进,社会氛围逐步实现从“知恩感恩”向“感恩奋进”的转变;社会总体保持稳定,和谐社会建设逐步实现从“共同参与”向“共同创建”的转变;党的建设全面推进,政治保障逐步实现从“重点覆盖”到“全部覆盖”的转变。
“为增强发展后劲,切实改善民生,广元在加快灾后重建中注重创新发展理念,探索推进低碳重建和发展,被评为全国首批‘低碳中国贡献城市’。”罗强代表告诉记者,全市近1/3的农户建起新居,特别是在龙门山地震断裂带推广轻钢结构、木结构住房6万余套,既提高农房防震减灾能力,又节约资金近20亿元。
“灾区面貌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离不开党和国家对口支援机制的保障和支撑,创造了人类灾后恢复重建史上的奇迹。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无比领导力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罗强代表深情地说。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迅速作出对口支援地震重灾区的科学决策,对口支援机制随即全面建立并高效运转。罗强代表说:“对口援建机制是我国政治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新时期的集中展现。”罗强代表建议,应认真总结对口援建机制的好经验并加以推广,用于解决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问题,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
“对口支援工作是一项特殊政治任务,广大援建干部面对危险和困难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代表。”罗强建议,为大力弘扬援建干部的崇高精神,激励灾区干部群众加快建设美好新家园,等援建工作结束后,希望中央能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对口援建干部给予表彰奖励,并号召全国人民向他们学习。
四川省广元市委书记 罗强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