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史 >> 社会变迁史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治理制度的发展谱系与价值旨归
发布时间: 2024-03-22    作者:戴玉琴 景文清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2023-09-20
  字体:(     ) 关闭窗口

  摘要:追溯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治理的制度谱系,进而探究治理制度演化的社会背景与历史脉络,有助于揭示乡村治理形态的实践内涵。国家各级机构分别以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方式,在制度基础与政策空间两个维度对乡村社会治理形态进行了总体部署,包括治理功能的设定、治理主体的嬗变、治理结构的布局、治理单元的调整、治理过程的规范、治理有效的探索等。从政治过程理论的视角看,乡村治理制度演绎的逻辑机理基本表现为参与—回应—责任—善治这一系列过程的循环往复。其中制度演绎的根本动因是经济体制改革,逻辑起点是社会自治的赋权要求和社会自发的改革创新,行动轨迹是国家持续主动赋权社会,重要的内源动力是地方积极自主的创新行为。在这些制度变迁中,国家始终遵循着“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并在系统整合宏观与微观、纵向与横向多层治理体系的基础上不断推动社会治理走向“共建共治共享”,力求维持国家秩序与社会活力的动态平衡。

  全文见附件

  1.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治理制度的发展谱系与价值旨归_戴玉琴.pdf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