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史 >> 社会变迁史
市场化过程中就业脆弱性之演变(2000—2010)
发布时间: 2020-10-29    作者:刘爱玉 刘继伟    来源:河北学刊 2020-01-01
  字体:(     ) 关闭窗口

  摘要:采用全国妇联妇女地位调查2000年和2010年两期数据对城镇18—60周岁在业人群的就业脆弱性状况的现状、特点、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两性的就业脆弱性在2000—2010年这10年间均有增加趋势,女性的就业脆弱性高于男性,男性的群际变化普遍大于群内变化,群内变化具有相似性,女性的群内变化异质性较大。就业脆弱性的增长主要表现为工作获得方式的市场化、劳动关系的非契约化、任职短期化、工作的非连续性、养老保障参与停滞不前以及工作满意感的降低。结构性力量、结社力量及其交互作用共同型塑了劳动者的市场能力,并由此型塑了劳动者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化导向改革进程中的就业脆弱状况。Oaxaca-Blinder分解法分析显示,市场对人力资本、劳动组织中结构位置回报的增加有利于弱化就业脆弱性的增加,但市场深化带来的用工主体行为的市场化则强化了就业脆弱性。脆弱就业的改善,应从国家层面上重建社会保护机制,在提升劳动者的教育与技能上加大投入,在实践上进行积极推动工会建设和集体协商工资制度,并积极消除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

  全文见附件

  1. 市场化过程中就业脆弱性之演变_2000_2010_刘爱玉.pdf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