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社会各界代表性人物研究
金岳霖的口头禅:不懂、不知道
发布时间: 2010-01-01    作者:丰绍棠    来源:人民网 2010-01-01
  字体:(     ) 关闭窗口

图:罗雪村

图:罗雪村 王小玉 绘

   哲学家和逻辑学家金岳霖,早年留学美、英、德、法诸国,回国后执教清华大学,并创办清华哲学系,且有《逻辑》、《论道》、《知识论》等专著传世,这样的人写回忆录一定会有许多值得炫耀处,毛泽东就曾先后四次请他吃饭呢。然而金岳霖却淡然表示:“我认为我的工作限于抽象的理论方面,没有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情,没什么可忆的。”
  此言当然不确,他当年撰写名著《知识论》时,正逢敌机轰炸,他带着六七十万字书稿到山上躲避,解除警报回到家却发现书稿遗落山上遍寻不见。于是重起炉灶耗费几个春秋从头再写!此等坚韧毅力之“特别”、“可忆”是毋庸置疑的,只是金岳霖不屑于声扬罢了。平日金岳霖亦是“不懂”、“不知道”常挂在嘴边。譬如他曾诚恳表示“寅恪先生的学问我不懂”。并多次向人坦陈“东西”、“春秋”四个字在中文里的特别用法,“是寅恪先生教给我的”。与郭沫若交谈李白和巴尔喀什湖等学术话题后,旁人问及交谈内容,金岳霖谦逊地说:“我不知道而已,也不好问。”金岳霖较早结识胡适,交往频繁,却与那些整日把“胡适”挂在嘴边,动辄以“我的朋友胡适之”示人自耀者流大相径庭,仅是低调对人言:“我不大懂他,我确实不懂。”
  金岳霖曾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却再三申明“不懂政治”。一次谈到“雅”时,金岳霖亦说:“雅的本质是什么……我个人就是不知道。愈追本质,我愈糊涂。”金岳霖还有一个“不知”:解放后安排他坐办公室办公,他却不知“公”该如何“办”,呆坐整个上午而“公”也不来。后来,这位“不能办事的知识分子”得到通知可以不来办公室坐班了。
  金岳霖身上也有让人“不懂”“不知道”之处:有一年金岳霖在北京饭店请客,客人们落座后皆“不知道”为甚请客,“不懂”金先生此举何为?少顷,金岳霖站起身郑重向大家宣布:“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座上客听罢无不为金岳霖对林徽因的不泯挚情而动容。当年金岳霖深深爱上才女林徽因,可建筑学家梁思成也痴情于林,林徽因嫁与梁思成后,金岳霖十分尊重他们的结合,欣慰于他们的美满婚姻,自此金岳霖不再考虑自身婚恋之事了,与林、梁一家亦是自此形影相随比邻而居。林、梁二人非常敬重金岳霖的挚诚性情,他们常常是同吃一锅饭,有时林、梁夫妻间争吵,俩人总是争先向金岳霖诉说或辩白,视他为亲兄长。这种纯洁亲密的情谊一直延续几十年,直到林徽因病故。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编纂林徽因诗文集告竣后,编辑请瘦骨嶙峋的金岳霖写篇文章收录书中,金岳霖一字一顿地说:“我所有的话,都应同她自己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对此,读者当然也是“不懂”和“不知道”了。
  (摘自《傻也风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1. 从西方思路到中国韵味
    2. 真正的哲学家——感悟金岳霖
    3. 清华大学哲学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