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元帅赤子心 ——忆彭德怀同志(下)
“要做的还很多”
1957年夏天,我随彭总去了一趟重庆。在那里,彭总视察了一些工厂,主要是军工厂。
一天视察回来,我们在朝天门码头下了船。在爬坡往住处走的时候,彭总忽然叫我:“小景,你来。”我回头一看,他正向一个小孩子走去。那孩子还不到十岁,脸上流着汗,背着背兜正吃力地爬坡。
“小朋友,你背这么多的沙子干什么呀?”彭总问。
“我父亲有病,放学回来背沙子,赚点钱给父亲看病。”小孩边走边说。
彭总还继续和小孩谈话。我打断他的话说:“天这么热,快走吧,咱们还没吃午饭。”彭总讲:“小景啊,你看,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分担家里的困难,真好,真好。”说着说着,彭总就上去拉孩子的背兜,边拉边讲:“来,小朋友,我替你背一会。看你累成这个样子,好辛苦呀。”
那孩子拗不过他,只好把背兜拉下来。一见彭总要背,我就慌了。我说:“你不要背,要背我来背嘛。”彭总讲:“怎么,我为什么背不得?你不要管这么多的事。”见他一定要背,我只好把手缩了回来。
彭总边爬坡边嘱咐孩子,说家长供他上学不容易,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为人民服务。彭总还对我讲:“你看,群众的生活还是很苦的,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忘记他们呀,要关心他们的疾苦。我们党所以取得了革命的成功,就是依靠了亿万人民群众。可是,有的同志现在就忘了这一点,人民的生活这么苦,他们却大盖好房子,一花就是几百万。”
到了坡顶,孩子给彭总敬了个礼,说了句“谢谢爷爷”,就走了。彭总望着孩子的背影说:“小孩子要上学,每次下了学还背沙子,背一次只能卖五分钱,背三、四次才能买一斤大米。看来,要改善人民的生活,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我们党的任务很艰巨呀。”
“咱们一块去看电影”
彭总到西南以后,住在四川成都永兴巷。他的生活,由三线工程西南管理局具体负责。
有一天,保卫科的同志告诉我,准备给彭总放场电影看。我们去成都以前,很少能看场电影。彭总听说有电影看,情绪很好。高兴地说:“好,看去。”不一会,我们就到了小礼堂。刚迈进小礼堂的大门,彭总突然站住了。原来里边没有几个人,当时,西南管理局保卫科的郭运昌和小董正好在那里。见彭总来了,他们忙向彭总打招呼。经过了解才知道,这场电影是专门为彭总放的。他严肃的对老郭和小董讲:“不是不准招待看电影吗?你们接到过通知没有?通知上规定谁看电影谁花钱。你们不要为我一个人放电影,要看,机关的工作人员也看。给我一个人放我不看。”说着,他就往回走,我连忙在一边说:“电影机子都准备好了,片子也拿来了,还是看吧。以后按你的意见办就是了。”
彭总说:“不行,招待的电影我不看,我要看买票的电影。”
隔了几天,郭运昌同志对彭总说:“今天晚上,组织了一场电影,要买票。”
“是不是单独给我一个人放的?”
“不是。这是给机关放的,整个是买票的。”
“好。如果是这样,我就去看。”
彭总拉开抽屉,把钱拿了出来。他对郭运昌同志讲:“我和老纂、老赵、炊事员、公务员、家属孩子都去看,你老郭也去,我也请你看。”他扳着指头算了一下,一共有十几个人。他点好了钱,高兴的说:“好了,把钱给我拿走。”
等买好了电影票,彭总走出房间大声喊着:“小景,你把景凯、赵泉和小京都带上,把你们的家属都带上,我已经买了票,咱们一块去看电影。”
《人民日报》1981.0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