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人物回忆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视察武汉的几次重要活动
发布时间: 2010-02-22    作者:马社香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2010-02-21
  字体:(     ) 关闭窗口

  刘子厚介绍说:“这座楼(现武昌阅马场红楼、清朝末年的咨议局、民国初年湖北军政府所在地)原是国民党的省党部,解放后我们接收了。”

  毛主席意味深长地接话:“是啊,大军一过江,我们接收了国民党许多大楼,连南京总统府也接管了。接收不容易,管理更难哦!”他笑着把目光转向刘子厚说:“上蛇山,怎么个走法?”

  “这个办公楼后面有条道,可以直接到蛇山东部山顶。”刘子厚回答说。

  “那好,就这么办。”毛主席说着站起身来,连口水都没喝就下楼了。

  毛主席一行是从东头上蛇山的。罗瑞卿原来没有安排毛主席去蛇山西头,毛主席到了山上,对罗瑞卿说:“我们到西头看看好不好?”

  罗瑞卿为难地说:“那边人太多,怕不安全。”

  毛主席笑着说:“人多怕什么,坏人是极少数,我们要相信群众啊!为了不惊动群众,出其不意,就过去了!”

  笔者:据毛主席随行秘书罗光禄回忆,那一天武汉人民谁也没有想到毛主席会到蛇山, 山上开始没有什么人,偶尔有一两个小学生。路旁有位卖炸豆腐的老人,毛主席和他搭话, 问他做什么买卖。老人说:“我是炸豆腐的。”主席又问他做这个生意能挣多少钱?老人没有抬头,边炸豆腐边说:“那不一定,有的时候多些,有的时候少些。”聊了几句,随行人员请主席上路,罗光禄跟在后面,问那位老乡:“你知道刚才和你说话的是谁吗?”老人怎么也不会想到,今生会有机会同毛主席见面说话。他摇摇头说:“不知道是谁,不过肯定是个大官!”他的话把一行人都逗笑了。

  李尔重:可没走多远,毛主席被一个小学生认出来了,他喊了一声:“毛主席来了”。之后,在短时间内,周围聚集了几万人,把主席团团围在中间。李先念、王任重、罗瑞卿和警卫人员一起手拉手,组成一个圆圈,一步一步地保护着主席下了山,大家都挤得出了满身大汗。在渡船上,毛主席很感慨地说:下不了的黄鹤楼,意味深长。

  当晚,毛主席要求王任重找来武汉市管工业的一个同志和武昌区委书记,了解本市手工业和码头工人的情况。219日上午8,毛主席的秘书打来电话,要求王任重带一个街长向主席汇报街道工作。一个国家主席,要听一个小小街道负责人没有提前准备的汇报,这是我们始料不及的。这就是毛主席的作风吧。王任重立即找到大智街街长陈光中同志,带他去见主席,要求他如实汇报。

  送走街长陈光中,大约上午10点。中南局及武汉市委负责同志李雪峰、李先念、王任重等,包括我都前来为毛主席送行。

  毛主席当时谈了几个重要问题。

  关于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主席说:我爱进步的中国,不爱落后的中国。中国有三个敌人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已经被打倒了,还有民族资产阶级、个体农业和手工业、文盲三个问题。当然对待这些人不能用对待前三个敌人的办法。个体农业,要用合作社和国营农场去代替,手工业要用现代工业去代替。目前还要依靠手工业,还要提倡,没有它不行。文盲要扫除。对民族资产阶级,可以采取赎买的办法。

  毛主席特别提到反对官僚主义作风问题。他说:官僚主义作风主要在上边,你们要敢顶、敢抗。对于上边来的错误东西,要筑坝、要消毒。对于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要分别轻重缓急来执行。

  主席在武汉这几天,省委、市委和中南局的同志精神都很紧张,李雪峰、李先念原通知王任重准备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武汉市委兴师动众准备了不少材料,都没用上。毛主席不喜欢提前准备的书面东西,他需要基层干部烂熟于心的活生生的材料。这一点对上世纪50年代干部不断深入基层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毛主席那天谈话大约一个小时,随后离开武汉市委招待所,1130分,来到武汉关附近专用码头登上了长江舰。

  笔者: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第一次视察武汉是1953216219,第二次到武汉是1954年。

  李尔重:对,是1954年冬天,具体是11月还是12月,我已记不准确了。那一次是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路过武汉。

  笔者:我在湖南、广东采访过一些老同志,搜集了湘粤等省市党史研究室提供的资料,了解到1954113毛主席一行100多人到达广州,召开中央工作会议。1124离开广州,1125日上午到达湖南株洲,听取湖南省委领导汇报,随后到长沙,当晚到达武汉。毛泽东一行应该是在1125日深夜到武汉。

  李尔重:这就对了。记得那天晚上天气很冷,毛主席、刘少奇副主席、周恩来总理和罗瑞卿部长一行来到武汉,人不少。中央中南局刚刚撤销,接待任务就全部落在江北的武汉市委身上了。那时武昌还没有建东湖招待所,没有一个既安全又比较合适的地方给这么多中央领导同志下榻。武汉市委就选了一幢小楼给毛主席住。那幢楼有个土暖气,算是对主席的额外优待。在这幢楼旁边有一排平房,刘副主席、周总理、罗部长每人住一间。这些房子没有暖气设备,每间屋里放一个火盆。中央领导同志连夜听取市委的汇报,作了简短谈话。会议结束时,举行会餐。会餐地点在住宅旁边临时厨房的侧室。这个侧室既不是餐厅,也不是客厅,是一个长方形不足20平方米的小房,因为房里还有别的杂物,摆不下方桌,便摆了两张长条桌,桌子的一侧放些板凳,便是主客的座位;桌子的另一侧,是去厨房的通道,厨师们由这条通道上饭上菜。

  这顿饭的主食是饺子,还有炒红菜苔、烧豆腐、红烧肉等共四五盘菜,外有辣椒;本着原汤化原食的原则,上的是饺子汤。客人们对这顿饭是满意的,不但辣椒催汗,厨房里的蒸汽喷涌而来,也起了催汗作用。毛主席抹嘴擦汗,刘副主席打趣说:“热气腾腾,蒸蒸日上啊!”罗部长对我说:“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你们武汉市委一顿饺子,既经济又实惠, 一号和二号(毛泽东、刘少奇——笔者注) ,个个合不拢嘴。吃得满意啊!”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领导同志处处带头艰苦奋斗,每到地方视察工作从不铺张浪费,地方同志接待一次中央领导就接受了一次教育。

  笔者:那时候,武汉市委和湖北省委为中央领导同志摆过接待宴席吗?

  李尔重:在我的记忆中,没有,也不敢。那时候不时兴请客迎送那一套。毛主席特别讨厌那些做法。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来武汉的次数是比较多的,只有在1958年冬会见金日成时摆过宴席。那时在东湖招待所,湖北省委出面接待的,也是象征性的,没有七大碗八大碟的,主菜是清蒸武昌鱼。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