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人物回忆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视察武汉的几次重要活动
发布时间: 2010-02-22    作者:马社香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2010-02-21
  字体:(     ) 关闭窗口

  ——李尔重、谢滋群访谈录

  李尔重,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上世纪50年代,他曾任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部长、第二书记、湖北省委和中南局常委等职。改革开放后,任中共海南行政区党委书记、河北省委书记及省长等职。20091226在武汉去逝。谢滋群,1931年参加红军。上世纪50年代任武汉市公安总局副局长,武汉市委常委兼市公安局长等职,负责毛泽东历次到武汉的组织保卫工作。1983年任武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071月逝世于武汉。

  笔者曾多次访问这两位武汉市委老领导,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毛泽东诞辰116周年之际,特将与两位老同志的访谈录“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在武汉几次重要活动”整理出来,以进一步了解毛泽东、中共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推出农业合作化的思想轨迹。

  笔者: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第一次视察武汉是在1953216吧?

  李尔重:是的。记得那天是农历大年初三。当晚233刻,主席专列到达汉口大智门车站。那天武汉大雪飞舞,中南局、湖北省委、武汉市委负责同志李先念、李雪峰、王任重等一起在火车站迎接毛主席。这是全国解放后毛主席第一次到武汉视察工作。李雪峰时任中南局第二副书记。当时中南局第一书记林彪长期病休,第二书记邓子恢调到中央,第三书记叶剑英尚留在广州,第一副书记谭政不在武汉,在这种情况下,李雪峰主持当时中南局的工作。李先念时任湖北省委第一书记兼中南局第三副书记。王任重时任中共武汉市委第一书记兼代市长。毛主席当晚下榻在市委招待所。

  毛主席刚一安顿,就向中南局和武汉市委领导同志了解情况,并要约见中南局交通部部长刘惠农。他提出准备第二天哪怕坐“划子” (小船)也要到汉阳去看看。刘惠农只好“得罪”随同负责保卫工作的罗瑞卿,连夜安排此事。第二天毛主席如愿去了汉阳,这是他第一次去汉阳。据刘惠农回忆,毛主席那天上岸看了汉阳兵工厂旧址,意味深长地讲了元末龟山上有一支农民起义军,领袖叫徐寿辉,后被手下陈友谅杀而代之。陈友谅就是在鄱阳湖与朱元璋一决雌雄的大汉王,后来兵败身亡,尸首运回武汉葬在龟山对岸的蛇山。龟蛇相对,蕴涵着太多的天地哲理。就是在这次视察中,刘惠农向毛主席初步汇报了准备以龟山蛇山为依托,建设武汉长江第一桥的打算。

  笔者:毛泽东这次视察武汉后,接踵视察南京等地,于226回到北京,227在颐年堂召开会议。据薄一波生前回忆,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谈到他在湖北视察讲话的内容,即什么叫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步骤是走向社会主义。他用扳指头的办法解释,类似过 桥,走一步算是过渡一年,两步两年,三步三年,10年到15年走完。毛主席对过渡时期形象的比喻就是过桥。

  李尔重:1953217,毛主席在武汉有一次重要讲话提到了过渡时期,即兴比喻为“从汉口到武昌,要坐船”,很生动。毛主席在讲话中批评了党内一些不清醒或不正确的认识,言辞比较尖锐。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217,毛主席从汉阳回来已是下午。当天晚餐,主席请李雪峰、李先念、王任重同他一起吃饭。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几十次来武汉,湖北省委和武汉市委很少请主席吃饭,不敢请。那时党内不兴请客吃饭这一套。所以,那天是毛主席请吃饭,饭菜很简单,只是在他平日吃的四个菜上加了一点量。毛主席即席围绕过渡时期谈了一些重要看法。数日后,王任重即在武汉市委常委会上作了详细传达。

  主席谈话有这么几条要点:

  一、有人说“要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还有人主张“四大自由”我看都是不对的。新民主主义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在这个过渡阶段,要对私人工商业、于工业、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渡要有办法,像从汉口到武昌, 要坐船一样。国家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现在起大约需要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这是与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化同时进行的。

  二、全国解放后,富农不敢雇工剥削了。即使还没有搞完土地改革的地方,富农实际上也变成富裕中农了。斯大林建议我们在土改中要保留富农,为的是不要影响农业生产。我们发展农业生产并不依靠富农,而是依靠农民的互助合作。

  三、我们现在家底子很薄弱。钢很少、汽车不能造,飞机一架也造不出来;面粉、纱布的生产,还是以私营为主。

  四、要团结民主人士,使他们的生活好一点,争取他们和我们一起搞建设。经济基础不强,政治基础也就不强。

  五、私人工商业如何转?资本家转什么?他们如何生活?其中有些人是会和我们一起进到社会主义的。只要不当反革命,就要给工作,给饭吃。

  笔者:毛主席这些讲话是不是有所指呢?如刘少奇曾经说过“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又如邓子恢曾提倡“四大自由”等等?

  李尔重:回答这个问题应该回到当时。当时武汉市和中南局的领导同志都认为毛主席是在阐述他对过渡时期的新认识,对事不对人。邓子恢原是中南局第二书记,1952年底调到中央,他在武汉地区的威望很高,实际负责中南局的工作。19532月,没人感到主席批评 “四大自由”就是批评邓子恢。当时我们感到毛主席主要批评的是党内的一种糊涂认识。那时候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空气是很浓厚的,主席批评谁,主要是批评一种思想。对这一点,我们今天一定要正确理解。刘少奇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前后,主要是在1948年至19517月谈过一些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的话,但毛主席在19518月明确表示支持山西省委试办农业合作社后,刘少奇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当时在服从和维护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集体领导方面做得比较好。

  毛主席在第一次视察武汉时所讲的这段话主要是阐释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基本理论观点。他讲的五点意见是一个整体,从中可以透视和解答20世纪50年代乃至今天不少理论和实践的困惑。

  笔者:毛主席这次在武汉活动是比较紧凑的,据说第三天毛主席去了黄鹤楼。

  李尔重:是的。这里面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1953218是正月初五,那年春节全国只放三天假(包括星期天调休) ,领导干部基本不放假,往往利用节假日开会或集中学习,也就相互拜年了。那天一大早,毛主席去武昌观看了东湖,转头来到当年湖北省委所在地红楼。李先念赶忙打电话给湖北省委第二书记、省长刘子厚,告诉他,毛主席一会儿要到省委看大家,车快到了。刘子厚几个人跑着下楼,毛主席的车已经开进院子。主席一下车, 同大家一一握手。随后进了湖北省委二楼会议室,走到临街的窗口,兴致勃勃地眺望街景,说:“这楼不错嘛!”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