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人物回忆
回忆2001年中美南海“撞机事件”
发布时间: 2010-01-30    作者:唐家璇    来源:党的文献 2010-01-30
  字体:(     ) 关闭窗口

   接受道歉追后续

  就美方道歉信内容达成一致后,双方商定于2001年4月11日由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代表美国政府正式递交中方,我则代表中国政府接受道歉。

  经过艰苦斗争,终于迫使美国方面满足了中方的所有要求,并正式向我们递交道歉信,这是这场外交斗争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接受美方正式递交道歉信那天,我特意穿上一套深色西装。当时的情景,现在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

  普理赫正式向我递交道歉信前,美国驻华使馆主动将信件文本交由外交部美大司核对,并附信保证该文本与其将向我递交的文本内容一致。

  下午5时30分,普理赫准时来到外交部,我在外交部橄榄厅会客室接受了美国政府全权代表、驻华大使普理赫代表美国政府递交的关于“撞机事件”的道歉信签字文本。

  普理赫首先向我递交了鲍威尔国务卿致钱其琛副总理的一封信,信中表示普理赫已得到布什总统充分授权,可以代表美国政府,签署美方就美军用侦察机撞毁中国军用飞机事件给中方的道歉信。

  随后,普理赫正式向我递交了美方的道歉信。美方在信中表示,“布什总统和鲍威尔国务卿对中国飞行员失踪和飞机坠毁都表示了真诚的遗憾。请向中国人民和王伟的家属转达,我们对飞行员王伟的失踪和那架飞机的坠毁,深表歉意”。此处,美方特意使用了“very sorry”。美方在来信中还对美方的侦察机“未经口头许可而进入中国领空并降落,深表歉意”。这里,美方也再次使用了“very sorry”。美方在信中还“感谢中方为妥善安置美方机组人员所做的努力”。

  接受道歉信后,我对普理赫说,我注意到美国政府在信中两次使用了“深表歉意”。美方应该明白,“撞机事件”是一起严重的事件,美方军机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国际法和中国有关法律规定,破坏了中美双方2000年5月就避免海上危险军事行动达成的共识,侵犯了中国的领空和主权,威胁了中国国家安全。中方要求美方向中国人民做出道歉,是完全应该的。

  尽管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撞机事件”感到十分愤慨,但中方始终依照国际法和中国有关法律规定,从中美关系的大局出发,采取冷静、克制的态度。中方还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对美方侦察机上的24名人员给予妥善处置,并安排美驻华使、领馆人员多次同他们见面。我已经注意到美方在信中就此向中方表示感谢。我现在正式通知你:我们理解美国人民和机上人员家属盼望机上人员早日回国与亲人团聚的急切心情,鉴于美国政府已向中国人民道歉,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中国政府决定允许上述人员在履行必要手续后离境。

  听了我的话后,普理赫似乎松了一口气。看到他的表情,我决定再敲打他一下。

  我说,“撞机事件”并没有完结。中美双方还需继续就这一事件及其相关问题进行谈判。中国政府和人民要求美方就此次事件向中国人民做出交待,停止派飞机到接近中国周边海域进行侦察活动,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美方必须充分认识此次事件的严重性,认真对待中方的严正立场,妥善处理这一事件,而不要做出错误判断,以免使两国关系进一步受到伤害。

  我最后强调,中国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不容侵犯。我们历来主张,国与国关系包括中美关系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之上。我们重视中美关系,中美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对两国和世界都有利。希望美方严格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不要再做有损中美关系发展的事,而应采取建设性态度,与中方一道,推动两国关系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

  普理赫非常认真地听着,未做什么辩解,表示将把中方上述立场和决定,立即报告美国政府和鲍威尔国务卿本人。

  机组人员允离境

  2001年4月12日,中方在海口美兰机场向美方移交了美EP—3侦察机上的24名人员,允许他们乘坐美国政府租用的一架商业包机从海口出境回国。当天距西方的复活节还有两天。

  在处理美军机上人员问题上,我们始终做到入情入理。美方部分人员回国后抱怨说他们受到了严格监控和长时间审讯,说我们把他们当作“人质”扣押。这些人弄错了自己的身份。要知道,他们并不是游客,更不是贵宾。他们是不速之客,是对中国国家安全和主权构成威胁,撞毁中国军用飞机,致使中方飞行员牺牲的美国情报人员!我们完全有权对他们进行必要管束,也完全有权要求他们配合调查取证。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本着人道主义原则,并根据中美领事条约的有关规定,安排美国使、领馆官员先后五次探视,并安排美方机上人员给家人打电话报平安,向他们转交美方送来的日用品,允许他们通过电子邮件与家人联系等。后来,布什总统在美方机上人员返回美国后发表讲话,承认他们“健康状况良好,没有受伤,也未受到不当对待”。

  在处理“撞机事件”过程中,海南省政府的同志,特别是海南省外办的同志们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的海南省外办主任陈辞同志在这个过程中充当了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多次对记者发表谈话。他当时说过一句非常响亮的话,被媒体广为传播。他说,海南人民欢迎美国游客,但不欢迎美国间谍飞机。

  国内民众对我国政府在美方做出道歉的情况下,出于人道主义,允许美方机组人员离境,基本持理解和支持态度。国际舆论也大多认为,“撞机事件”虽然给中美关系带来一定消极影响,但由于双方能够通过外交途径,冷静、理智、灵活处理,将不会影响两国关系大局。

  经过与美方的较量,围绕“撞机事件”的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事情并未结束,下一阶段将转入如何处理美方飞机的问题。 

    1. 唐家璇新书《劲雨煦风》发布
    2. 唐家璇:不能将中国强大等同于对外强硬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